本想寫篇推薦,或是修後感,但是發現很多想說的在腳注裏已經講過了。那些腳注便是我散落在這篇文各處的感受,有心疼藤真的,有聯想到曾經每天無怨無悔的守候那25分鍾的,想來,竟不必再多言什麼。
於是想找找別人的觀感。終於給我找到一篇推薦性文字,艾菲爾所寫的《玉蝴蝶》。不過推薦者的視角卻不是我最期望的那種,她是仙流命,以一個扇子的觀感去感受人物。因為和我的知識結構有偏差,我們對於人物的理解也不盡相同。
她文章的開頭就提到了“玉”這個字眼,她以玉形容全文,莫如說她以玉形容故事的靈魂——藤真。但是我在某一個注腳裏曾經引用過中國關於君子的最經典的解讀: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公子,溫潤如玉。由此看來,能用玉形容者,應該用情不能太深,萬事不可過剛,要有度,要懂得中庸調和。但是,此文裏的藤真,之所以為眾人所推崇,所喜歡,正在於他的登峰造極。他應該是所有藤真同人形象剛性最強的,強到不能稍折,就如他的劍,一旦有裂,便決不回鞘,直到劍毀人亡。
的確,文中藤真的劍在開頭就有毀滅的語言,而如此剛強的劍也必定毀滅。全文就是一程走向毀滅的絕美的旅程。所有的人物,都沉浸在死亡營造的磅礴而瑰麗的氛圍了,仰望著那柄劍,和他一起瘋狂,和他一起悲憫,和他一起證明什麼。
這是一個關於結局的故事。他們一遍遍地問:難道真的不能改變結局嗎,難道知道結局不能改變,依然走下去嗎?他們一遍遍地回答:即使毀滅又如何,即使對於結局無能為力又如何,隻要那裏有你的羈絆,就去做,因為這也是生命僅能承載的東西,不然,我們就真的不剩下什麼。
這是一個關於命運的困局。他們各有性格,牧與其說大氣,不如說老練;仙道與其說閑散,不如說勞心;流川與其說單純,不如說專情。那麼藤真,藤真與其說高傲,不如說叛逆。他那般的叛逆,他的出生使得一把名劍鑄成,於是他被打上了天命的記號。他因此懷疑是否他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天注定。他拚命地想證明這一切都不是注定的,他想擺脫天意。他本想離開,但是為了更加清楚地證明自己有能力給自己一個結局而留下。他在留下的過程中迷惑著,抗爭著,懷疑著,甚至刻意地反其道而行,不惜傷害自己,隻為劙清那個結局到底是誰給的。但是又有誰能分得清楚?一路走來,眾人關心,每個人命運相聯,他努力給自己結局的同時,也給給了別人結局,別人陪著他,擔心著他的同時,也在他的結局裏留下痕跡。於是,一個看似不能改變的命運,留下的不僅是死亡的廢墟。
這是一個關於人性的分辨。什麼是好,什麼是壞。誰在台前,誰在幕後。高人大俠處心積慮不過為情所困,無恥小人的心裏其實有吐納宇宙的雄心壯誌。看似自我犧牲的偉大卻成全了別人的痛苦絕望,看似春風雨露的溫情卻成了溫柔一刀。藤真說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正義,他殺人不需要理由。其實誰不知道,隻是他說了,這句話振聾發聵,這句話大家不敢說,但是他說出來,猶如黑夜中打開天穹的幕布,用自己高傲的光輝,露出上天的醜陋。人性是自私的,自私不一定醜陋。藤真也是自私的,他想證明他身上的光輝,並不是反射天意的光芒,而是他自身的光亮。於是他驕傲的立於天際,俯瞰眾生,照亮一片江湖。
每個人出生都注定了結局,死亡是最後的歸宿。我們都如黑夜中的小獸,探索自己的通向永恒之國的道路,蝴蝶於夜離開,留下天際眩目的光華,照亮半個天空,白夜之光,結束一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