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所有者權益(1)(1 / 3)

【本章學習目標】

1.理解所有者權益的概念、性質、來源和構成。

2.重點掌握實收資本和股本增減變動的賬務處理。

3.掌握資本公積、留存收益的構成內容及會計處理方法。

4.熟悉投入資本的主要法律規定。

【學習導航】

盧卡·帕喬利被譽為“現代會計之父”。迄今為止,現代會計離不開複式簿記,而複式簿記則離不開盧卡·帕喬利。其名著《算術、幾何、比與比例概要》(又稱《數學大全》)的第三卷第九部第十一篇題為《計算與記錄要論》,是世界會計理論研究之起點,也是近代經濟理論研究方麵的一個重要突破。在關於複式簿記的論述中,帕喬利使賬簿組織與記賬程序規範化與係統化,構建了簿記信息係統的基礎,使優化簿記信息的取得成為可能;在他確定的賬簿組織係統中,分錄賬在備忘性記錄與分類記錄之間起著轉換作用,從這一點出發,帕喬利進一步從理論上明確了分錄賬在確定“借主”與“貸主”記賬地位中的重要性,並把以往人格化的“借主”與“貨主”抽象為使簿記記錄得以規範化的記賬標號,這是會計理論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突破;記賬規則的建立是會計事項處理達到規範化的前提條件;論著從經濟事項性質的明確與對應賬項處理規律方麵描述了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這一借貸複式記錄處理規則,並從形式上明確了“兩側型賬戶”在借貸賬項左右對照布局中的重要作用;他不僅明確了建立平衡關係對於勾稽賬目之重要性,而且建立了借貸複式簿記的第一方程式——“一人所有之財產=其人所有權之總值”,從本質上揭示了資產與資本、負債三要素在企業經濟活動中的內在關係,這一理論成為以後各會計學派理論建設之基礎;通過建立經濟平衡關係,定期進行平衡試算,以勾稽全部賬目,達到會計測試與監督的目的,這對於會計實務的規範化運作和會計理論的建設都是關鍵性問題。帕喬利對於簿記學建設的貢獻還在於他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簿記準則,推動了當時公司會計及其跨國公司會計的發展。此外,帕喬利還解決了簿記原理中的基本理論問題,如簿記的地位與作用、賬戶的設置與賬戶體係,定期結算與轉賬關係的確定,以及現金管理之重要性及其方法等等,這些都成為複式簿記理。

【教學安排】(4節課,200分鍾)

第一時段:

首先簡介本章學習目的與要求,接下來提問2-3名學生代表,檢查學生對課前布置的查找“福日股份”、“南京中達”、“友誼股份”、“申能股份”等上市公司的增發新股的相關資料,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在此基礎上導出案例“大股東是如何熱衷於增發新股的”,圍繞主體案例,以學習教材為內容,係統提煉講解企業組織形式、所有者權益的含義及構成、投入資本的主要法律規定、重點講解投入資本的會計處理。接下來以學習導航為引線,啟發學生思考和討論。最後,布置問題。

第二時段:

溫習上節課案例與內容,5個小組長或小組代表每人回答上次課1-2個問題;老師點評後,接下來以學生教材為主線,係統提煉講解留存收益的性質及構成、留存收益的會計處理、股利分派等內容;然後引導學生進行案例討論並由老師進行案例分析,最後布置作業。

【深度研讀】

勞動者權益會計理論述評

陳靜宇 魏力偉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400044)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勞動者權益會計與人力資源會計的邏輯關聯及學科歸屬、人力資本主體的範圍、人力資本產權特征以及人力資本所有者是否及如何參與企業所有權分配這些基礎性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對近年來勞動者權益會計相關研究中的會計確認、賬戶設置與核算進行簡要評述。

【關鍵詞】人力資本 人力資本產權 人力資源會計 勞動者權益會計

傳統財務會計核算體係過分地強調物質資本所有者的核心地位而忽視了人力資源所有者(企業勞動者)的權益,基於傳統會計模式的缺陷,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人力資源會計成為現代會計理論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也是研究較係統、成果較豐富的領域之一。作為該領域中重要研究成果,勞動者權益會計近年來發展迅速,相關文獻不斷湧現。目前學者們在勞動者權益會計理論研究中取得了頗多成果,包括勞動者權益觀念的確立、人力資產與人力資本概念的明晰、勞動者權益會計相關賬戶的設置與核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