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敏管理日誌225(1 / 1)

八月 海爾國際化 9.“海爾中國造”內涵

“‘海爾中國造’首先是民族造。中國從鴉片戰爭開始,一百多年來,一直懷抱經濟強盛的夢想,現在麵臨改革開放的契機,靠中國人自己的努力,有希望真正在世界上打響中國的品牌。鬆下就是從上個世紀40年代開始,經過四五十年的奮鬥成為世界知名的大品牌。人們都說通過鬆下來了解日本,那麼能不能通過海爾的努力也形成一個大品牌,依靠這個品牌來了解中國,同時帶動中國產生更多的名牌?今天,世界名牌的多寡已是國力強弱的重要標誌,中華民族理應也必須有自己的世界名牌。創建世界一流的中國品牌是全體中國人共同的期望。

但這一切並不意味著‘海爾中國造’代表狹隘的民族情緒。‘中國造’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造’,是在國內市場國際化前提下的 ‘中國造’。‘海爾中國造’同時也是‘海爾全球造’。‘美國造’、‘德國造’、‘日本造’等等都能為我所用,先進的技術、優秀的管理經驗都可以從西方‘拿來’。當網絡把世界縮小為一個村落,信息和思想的流動快到令人目眩,你還能閉門造車嗎?不能,所以海爾要充分‘借力’,利用各種可以利用的資源以產生新的‘躍遷’,使‘海爾中國造’為全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造福,並受到全球的喜愛。

‘海爾中國造’是海爾每一個人所造。國際化的大目標握在全體海爾人手中,他們是同一個學習型團隊的成員,不論他們的職位有多麼普通。‘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鍥而不舍,目標始終如一,千百遍不厭其煩地重複著正確的動作,這,就是‘海爾中國造’的真諦。”

背景與透視:

“海爾中國造”是什麼?有哪些豐富的內涵?張瑞敏對此有上述深刻的闡釋。1999年2月17日,海爾集團內刊《海爾人》報刊等張瑞敏《海爾,中國造》一文,是上述觀點的點睛之文,文章四個小主題:海爾,中國造是民族造;海爾,中國造是全球造;海爾,中國造是我們造;海爾中國造是自強造。

行動指南:

中國造不僅僅是一句豪言壯語,一廂情願的空中樓閣式不存在的。走向全球,更是艱難的行走和實踐,對於精神的意誌的考驗是非同一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