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海爾全球化 28.事前 常量 分賬
“從事後變為事前。以前我們的營銷工作等,隻有一個‘數’,而沒有實現這個‘數’的‘路’,而沒有實現這個‘數’的‘路’,而且往往‘幹到哪兒算哪兒”。這種經營方式,以前可以,因為那時市場到處是‘金山’;而現在需要去‘勘探’才能找到‘金礦’,所以隻有事先預算才能找到‘金礦’”;
“從變量變為常量。這裏的‘常量’是指鎖定‘盈利’,隻有‘盈利目標’不能變,其他都能變。但在有的S級SBU觀念中,盈利目標成立一個‘變量’,其他的‘成本、損失”都成了‘常量’”;
“從總賬到分賬。如果隻算總賬而沒有具體到每一位SBU的分賬,那麼,就是算出了總賬,也會不知道‘盈了是怎麼盈的,虧了是怎麼虧的。’在信息化時代,市場變化太快樂,如果靠少數的管理者去發現‘市場中的每一個細小的機會’,幾乎不可能;隻有每個人都有具體的市場目標,有一本自己的賬,才能經營出市場競爭力。”
背景與透視:
2006年12月20日,海爾創業22周年第一次使用了全球衛星電視會議的方式,全球海爾人實現了跨越時空的瞬時連接。在無圍牆的信息化時代如何經受住大浪淘沙?張瑞敏說,變革與創新的海爾,站在了全球化品牌的創業階段。22年海爾發展起來的基礎,不是一個讓人躲在下麵遮風避雨的“天花板”,而是隻能視為一個繼續向上攀登的平台。
新的征途上創新與行動來自哪裏?
海爾把全球化品牌戰略階段視為企業新的創業征途,一些不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老觀念必須轉變。
觀念的轉變,折射人的精神。優秀的海爾人身上體現的是“兩創精神”。創業精神,就是“鎖定目標,不要借口,把別人眼中的不可能變為可能” ;創新精神,就是“以速度和差異化無實現與用戶的零距離。”
行動指南:
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說:“創新的本質是創造性破壞。”“破壞”什麼?先“破壞”老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