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煥見蘇鳶有幾分的不滿,將自己的小腦袋放進了自己的懷裏。卿娘笑著理了理蘇鳶的帽子,將其小腦袋移了移,要是悶壞了可不好了。

言哥兒高高興興的跟著莫泅,一邊走一邊詢問著莫泅在邊疆時發生的故事。

莫泅耐心的回複這言哥兒,時不時拉住其,免得其被對麵走來的人衝散。林沁見莫泅照顧著言哥兒,便安心的跟著蘇清。畢竟有莫泅看著,這小不點也出不了什麼事。

“再走一會就到望江樓了。”蘇煥見卿娘有些累了,算了算時間也走了大半個時辰了。想到卿娘現在的身子,蘇煥有幾分心疼,隻能將蘇鳶往懷裏抱了抱,左手抓住卿娘的手。

卿娘見蘇煥這般,有些不好意思,卻將手放在蘇煥手中,身子微微傾斜,然後象征性的靠著。

卿娘暗笑,這樣也能省點力氣。

走了約小半個時辰,走到了江邊。望江樓便立在這江麵之上,四麵有船接送。

卿娘打量著四周,江邊早已經掛上了一盞盞紅燈樓,有些紅燈籠下還掛著紙片,想必是燈謎還沒有被人猜走。有些紅燈籠隻是高高掛著,想必已經被人拿走紙條上的禮品。

這些禮品都是朝廷派人采買的,都是些日常的東西,對於尋常的人家,準備了些糕點和糧食。對於有些文人,筆墨紙硯都是有的,就看能不能憑本事拿到了,相傳有些家裏清貧的文人,都會衝著這一天多猜些燈謎,給自己掙些書畫材料。

除了朝廷的場子也有些商戶自發組織的活動,在街道兩側免費放置了一些小食等物,或是搞些免費贈送,湊湊人氣,圖個熱鬧。

“這才是過年的樣子啊。”莫泅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感歎道。

蘇清看了一眼莫泅沒有說話。卿娘卻有幾分的難受,想到年三十這孩子一個人在家裏過年,當真是心疼極了。

這望江樓是京中一景,以文人墨客都喜歡到此一遊出名。望江樓一共九層,曾列寶塔狀,每一層都會掛出每年最為優秀的畫作詞作,每樓都會有一個對子,隻有對上這個對子,才能向上走一樓。

不論是京中的才子,還是養在深閨的大家閨秀,都以自己的作品能夠上望江樓為榮。每年進京趕考的時候,這望江樓更是熱鬧非凡。

相傳當年的舒妃娘娘,就是用一畫動君心,成為宮裏的寵妃。

所以望江樓也不僅僅是對對子。每一層樓都有自己特色,隨著樓層越高,享受到的服務當然越好。

蘇鳶聽著自己大哥給莫泅講解著這望江樓的規矩,隻覺得十分的熟悉,難不成這也是哪位前輩到這裏自主創業的產物?蘇鳶越想越覺得這個望江樓有幾分的能耐。

一樓對對子,對上了上二樓。一樓的茶點都很普通,勉強能夠入口,不過沾著文墨,也比外麵的味道好一些。

二樓對對子,對上了再以望江樓為調,作首詞,作好了上三樓。二樓茶點的品種是一樓的一倍多,茶也更是金貴的品種,不過在京中也就隻能勉強入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