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蕩的秋風吹拂著原野,一隊精壯的漢子簇擁著弗倫夫婦在原野上緩緩行進。已經覺醒的太子招搖童光和軒轅公主鳳來此時已經明白了自己的使命,情投意合之下,再也不想分離,在那個年代,男女之防並不如何嚴謹,況且在軒轅勝和弗倫等人看來,這太子和公主雖然身材已經長成,卻終究是年紀幼小,不諳人事,又不忍見心愛的女兒傷心落淚,於是便強忍著不舍,準許她隨同弗倫等人同回淨樂,想等過一段時間,兩個小孩剛見麵的那種新鮮感覺過去之後,再派人將她接回閾瑤。
隊伍在莽原上緩緩行進,前方進入了一片蒼蒼莽莽的原始密林,一條蜿蜒的小路穿行其間,曲折延伸,在黃綠相間的樹叢中伸向遠方,消失在天地交接、林木蕭瑟的遠方。弗倫等人都知道,這片森林極為廣闊,南北長度足有千裏,東西稍窄,呈帶狀延伸,但也足有三百餘裏寬。這片密林名叫易林,北通空穀,南接蠻荒,將整個中原大地一分為二,北方直接與九黎部落所居住的空穀相連,南方則直通蠻荒,也就是包括偽黎族在內的幾個極不開化的蠻族聚居地。而在這片密林的中央地帶,則居住了一個極為奇異的民族——拜月族。據說這一族人乃是當年黃帝和蚩尤在涿鹿大戰之時,女媧娘娘和九天玄女娘娘派下界來幫助黃帝的兩位大神之一的女魃後人。這女魃乃是以僵屍之身修煉而升入天界為神,雖然神通廣大,但作為僵屍的本性卻是難以改變。所以她雖然自己有無量神通,體內自有乾坤,不佳外求,所以並不輕易殺生,但她留在人間的這一枝苗裔卻是以鮮血為食,而且生性高傲冷酷。好在這些族人雖然嗜食鮮血,卻並不輕易傷人,隻是躲在密林之中狩獵為生。而且他們這一族之人個個相貌俊美,氣質高貴,非常喜歡潔淨,所以對外界的其他民族便有些瞧不起,從不輕易與之往來。年深日久之下,這拜月族便和偽黎一樣,變成了遊離於人魔兩道之間的一個獨立的民族。他們既不和漢人來往,也不親近南方的蠻族,對九黎族更是敬而遠之。所以在和平年代,不論是軒轅聯盟還是魔族九黎,對於這個高傲的民族都是不冷不熱,若即若離,既不起釁,也不拉攏,保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關係。
但這兩方卻都知道,若是真的戰事一起,這拜月族的勢力卻是不可小覷。先不說他們地處整個中原大地的腹地,扼守著東西南北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險要之極。單說這一族人因其血脈之故,天賦異稟,個個武功精強,能征慣戰,實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勁旅。所以弗倫和軒轅勝聯盟之事一定,便已經有了拉攏拜月族入夥的打算。這次弗倫不惜繞道而來,特意經過拜月族駐地,便是存了拉攏之心。
弗倫的隊伍進入易林之後,但見林中紫霧彌漫,奇花異草遍布其間,風濃雪聚,鳥囀歌來,風景如畫,美不勝收,恍若人間仙境一般,雖然也不時有大蛇猛獸出沒其間,但卻看起來十分溫順,並不輕易傷人。一行人邊走邊看,當真是心曠神怡,如入幻境。
一行人隻顧沉迷於這無邊的美景之中,沿著林間小路逶迤前行,卻不料走了半天,但見眼前景色一轉,眼前突然出現了一片漫無邊際的莽原。眾人仔細一看,卻發覺又走回了來時進入易林的路口處。
原來這拜月族先祖女魃大神因為當年相助黃帝破滅蚩尤有功,又被蚩尤死後鮮血所化的楓林封印,和另一位大神應龍一樣,不能複歸天界,所以黃帝便將從九天玄女所賜的天書之中所化生的《奇門遁甲》之中選出一部分分別授予,使他們的後人能在這兩位大神破開封印回歸天界以後得以自保。而眼前這片廣袤的叢林,便是當年女魃按照玄天八卦原理,以大法力巧妙布置的一個巨大陣法。陣法發動之後,隻要陣眼不被破壞,便能夠永不停息地自動運轉,吸收天地之靈氣形成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龐大結界,不知底細之人進入其中,往往不得其門而入,於懵懂之中繞回原路。不過隻要來人對拜月族不存惡意,不去惹怒他們,這個陣法就不會傷人,隻是將來人拒之門外罷了。而這個陣法的陣眼,則由其族中法力最高的女族長殤月和大巫師冥月輪流掌控,看管的極為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