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說過:認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
那麼,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米粟相信,就像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個體對世界、對生命的理解也都是不盡相同的。因此,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是不同,但是又獨一無二的。
可能與自身經曆和性格有關,米粟一直以來都十分推崇道家文化。
對米粟來說,有些事,不理解,也可以接受。因為凡事有果即有因,存在即合理。誰也沒有資格任意批判他人的思想、決定他人的生命,即使上帝也一樣。老子曾明確提出“道法自然”,即道的法則就是自然而然。道本身自然而然,聽任萬物自然而然地發展,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推動萬物而不自恃有功,長育萬物而不作其主宰。
何謂道?《道德經》中提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循環,萬物不能永恒,最終必將歸於自然。緣來天注定,緣去人自奪。種如是因,收如是果。笑言麵對,莫要執著。
與其求而不得、舍爾不能、得而不惜,不如成全、舍得、惜之。
執著於未知的虛念,不若珍惜當下,珍惜眼前之人。
至此,米粟豁然開朗。
以前的她,太過執著,反而迷失了本心。
就像那個聲音所說,她與第一世的因果已了,緣分已盡,不放下,便不能算是真正的新生。世人轉世前為何皆飲孟婆湯?也許就是為了“放下”二字。
緣分無長短,縱然隻有區區二十載又如何?至少她們相互珍惜,彼此擁有過美好的親情和友情。世上事不可能十全十美,生命綻放過後,本該歸於塵土。
第一世,再見了!米爸米媽,再見了!親愛的朋友,再見了!回憶將被珍藏,伴隨生命,永恒。
現在的她,是生於異世的米粟,而不僅僅是一縷孤魂。因為,在這裏,她有親人,有夥伴,有朋友,有夢想,她的生命將在這裏再次綻放。
是的,世界之所以溫暖,是因為有可以取暖的人;世界之所以鮮活,是因為有鮮活的呼吸和心跳;世界之所以眷戀,是因為有放不下的牽掛。
所以,縱然還是那個世界,可以牽掛的人不在,就失去了原本的誘惑。縱然是全然陌生的異世,因為有了牽掛的人,也可以生出牽絆。
米粟頓悟,她一直念念不忘的隻是那個世界的牽掛,僅此而已。這是自然之情,畢竟不是絕心絕情之人,隻是以往的她著相了。
擁有幾世的感情,是一件幸事。彼此並不矛盾,遵循本心而已。
是的,本心!
“我明白了!”勾起一抹微笑,米粟眼神堅定,不再迷茫。
這時,大風呼起,天地變色。
米粟隻覺得身子一輕,再次睜開眼,所處的環境又是一變。
白色!這是米粟眼前唯一的顏色:白色的絮狀飛雪,光可鑒人的冰麵,積雪覆蓋的山脈。
這是一個冰雪世界!
米粟奔到河邊,冰麵上立刻倒映出少女的身影。
她,終究還是回來了。
米粟已經確定,現代社會的一切隻是一個幻象,也許就是這試煉之地的傑作了。是第一道考驗麼?那如果她當初選擇留下,是不是就永遠陷入幻境無法清醒?或者直接失去試煉資格?更甚者,心中執念越來越深,最終影響修煉?真是狡猾又可怕的考驗啊!自己應該是通過考驗了吧?不過,此行的最大收獲應該是解了自個兒的心結,消除了今後修煉路上的一個重大障礙。在以後的歲月裏,米粟將無數次感激這次試煉之行。
突然,米粟覺得“哧”地一聲,腦中似有什麼東西破空開來,周遭的一切漸漸模糊,天地間的冰雪因子突然活躍起來,似一個個調皮的小童,在冰雪上空嬉戲。如交相呼應般,米粟體內的靈氣運轉也慢慢加速,丹田內一陣空虛,下意識地,米粟便自發進入修煉狀態。
米粟隻覺得,四周的冰雪因子在她四周盤旋許久,想要靠近又不敢靠近。僵持無果之下,米粟試著分出一絲精神力去包裹住它。可是,冰雪因子卻似受到了驚嚇,又四散逃逸開來。
米粟心中急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無法吸收靈氣了?
不行,不能著急,一定是自己忽略了什麼。
米粟再次沉下心來,專心運行體內的靈氣。
“道法自然。”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再試試看吧!
米粟放空心神,摒棄雜念,努力感受天地間的氣息,忘記自己,忘記一切!
漸漸地,米粟覺得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輕,直至完全感覺不到重量。
天地間的一切也變得清晰起來,似乎連風的行動軌跡都能辨析一二。不需釋放精神力,便能清晰地察覺到四周的變化,雖然細微,卻真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