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喪心病狂的齡之:誒你們說他們的h在什麼情況下進行好?清醒?醉酒?迷ヽ奸?嗷嗷嗷想想就雞凍鳥~什麼體位好?正麵?背麵?側麵?嗷我真喪心病狂o(*////▽////*)q【場外區研:作者泥垢←_←】)

唉實驗懶得寫了,直接上要點。

第一單元複習要點:

1.集氣法:不溶於水的氣體用排水法,密度大於空氣的氣體用向上排空氣法,密度小於空氣用向下排空氣法。

2.檢驗氣體:用燃著的木條檢驗氣體是否可燃,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氣體是否助燃,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

3.取藥:用膠頭滴管取液體,用藥匙取粉末,用藥匙或鑷子取大塊固體。若沒說明用量,一般取少量(1~2ml)液體,固體隻需蓋滿試管底部。

4.讀數:量液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麵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再讀出液體的體積。仰視讀數會把數讀大,俯視讀數會把數讀小。

5.火焰:焰心溫度最低,外焰溫度最高。

6.加熱:試管內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燒杯不能直接加熱,應用石棉網隔著加熱。

7.檢查裝置氣密性:用手緊握試管(還有鬆手後有水柱倒流)

8.清洗幹淨的玻璃儀器:玻璃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單元

1.空氣:空氣是混合物,其成份按體積計算的話,大約是: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雜質0.03%。

2.氧氣用途:大多數用於生物呼吸、醫療急救、燃燒燃料、冶煉金屬、氣焊、化工生產和宇宙航行。

3.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大多數用於製化肥、焊接金屬時的保護氣、燈泡中充氮氣延長壽命、食品包裝中充氮氣防腐、醫療上用液氮冷凍麻醉、磁懸浮列車。

4.稀有氣體:沒有顏色,沒有氣體,化學性質不活潑,大多數用於航標燈、強照明燈、閃光燈、霓虹燈。

5.化合反應: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

6.氧化反應: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是較劇烈的氧化反應,有的氧化反應進行得很慢,叫做緩慢氧化。

7.製氧:加熱高錳酸鉀固體、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固體、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

8.催化劑:在化學反應裏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

9.分解反應:由一種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