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溶解性: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不同種物質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性也不同。
3.溶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液體或氣體。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一般把量多的一種叫溶劑,量少的一種叫溶質。水通常都是溶劑。
4.溶解時常見物質溫度變化:溫度升高:濃硫酸、氫氧化鈉。溫度下降:硝酸銨
5.乳濁液:小液滴分散到液體裏形成的混合物
6.乳化:使油在水中分散成無數細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從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層,所形成的乳濁液穩定性增強
7.懸濁液:液體裏懸浮著很多不溶於水的固體小顆粒,使液體呈現渾濁狀態
8.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裏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9.計算稀釋溶液的公式:m稀釋前·A前%=m稀釋後·B後%
第十單元
1.指示劑:石蕊溶液(試紙)遇酸變紅,遇堿變藍。酚酞溶液遇酸不變色,遇堿變紅。
2.硫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稀釋濃硫酸時是將濃硫酸緩慢注入水中的。不慎將濃硫酸沾到皮膚或衣服上,應立即用大量水衝洗,然後塗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
3.氫氧化鈉:有俗稱苛性鈉、火堿或燒堿。純堿不是氫氧化鈉而是碳酸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不慎沾到皮膚上,要用大量水衝洗,再塗上硼酸溶液。
4.潮解:氫氧化鈉曝露在空氣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麵潮濕並逐漸溶解。
5.氫氧化鈣:俗稱熟石灰或消石灰。
6.不導電的溶液:乙醇、蔗糖溶液。(蒸餾水也不導電)
7.中和反應: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
8.pH值:酸小於7,pH值越小酸性越強。中性溶液等於7。堿大於7,pH值越大堿性越強。
第十一單元
1.複分解反應的條件:有生成沉澱或水或氣體
2.複合肥料:同時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營養元素的化肥
3.化肥的鑒別:1.觀察樣品顏色、氣味,2.加水溶解,3.加熟石灰研磨
第十二單元
1.六大基本營養素: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礦物質)、水。
2.有機高分子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
3.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