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黃毅如約見到了謝慶華。
謝慶華約莫45歲左右,看上去很精神,穿著打扮也很有品位,身上的大衣質地非常好。同樣是是技術知識分子,這個謝工程師比起顧老師來說,就完全看不出是個做研究的了,反而更像是做領導的。
謝慶華隻花了大約二十分鍾,就把黃毅的NHS的產品資料看完了。同樣一份資料,顧老師卻看了幾個小時。
“好產品!”謝慶華放下資料,第一句話就讓黃毅心裏舒服了很多。人家畢竟是專業工程師,這句話算是肯定了。但是接下來黃毅就高興不起來了。
“這類的產品,最近兩年有很多公司都送來我們總部申請測試,但是基本上都被領導否掉了,幾乎沒有測試成功的。”
“什麼原因?”黃毅忐忑的問到。
謝慶華停頓了半分鍾,仿佛在記憶中翻找答案:“客觀原因來說:產品在實際使用中,並不能達到產品介紹中的效果,多數產品都是這些技術人員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閉門造車弄出來的,所以雖然理論上看上去很好,實際投入使用卻沒有效果。有些有效果的,又需要大範圍改變原有基站技術體係,根本不核算,沒有使用價值。”
黃毅對謝慶華的話還是能理解的。通信行業進入到3G時代,尤其注重技術革新,技術類產品才是真正的生產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想賺大錢的公司,不斷的推出所謂的新技術產品,多數其實就是在原有產品的某些無關痛癢的方麵小做改良,便海吹大革命,新技術,拿出來打市場。這類產品由於廣告的原因,加上市場關係,基本能小小的賺點錢,但這也是為公司原來的產品錦上添花,沒有更多開創意義。
“謝工,”黃毅問道:“您覺得我這個產品有沒有可能拿到一次測試機會?”黃毅對自己的產品還是有把握的,如果能有一次成功的測試案例,再拿下專利注冊,市場會比較好開拓了。
“測試倒是很容易,”謝慶華說道:“我就可以給你們安排測試,但是想要拿到總部網建部門的鑒定就很難了。網建部門的領導現在基本上不會再接受新產品,他們更加注重技術成熟類的產品,所以現在公司的建設主要是招標了。”
謝慶華說的網建部,就是網絡建設部門,主要負責公司的網絡覆蓋的基站建設,黃毅的產品就是希望能在這個部門得到使用。即便有測試,但是測試結果不被網建部門的領導認可,那這個產品的市場也隻能是鏡中花水中月。
黃毅想了想,要打開局麵,關鍵還是要取得網建部門的認可,於是問道:“謝工,您看我這還能有什麼辦法沒有?您能不能幫我跟領導溝通溝通?”
“嗬嗬,”謝慶華尷尬的笑笑:“其實老顧有些事情不知道,我在總部隻是個技術員,領導那裏,我說不上話。”
黃毅不甘心,繼續努力:“那謝工有沒有可能為我引見一下主管領導呢?”
謝慶華沉默了一會,輕聲說道:“大領導我引見不了,小領導見了也起不來作用。”
黃毅心想,這謝慶華在公司看來著實混得不怎麼樣,領導估計不是很待見他。“那這樣吧,您想辦法帶我進辦公樓,告訴我領導在那間辦公室,我自己去試試?”
謝慶華見黃毅確實是非常執著,便點點頭,答應明天帶他去試試。
跟謝慶華分開後,黃毅心事重重,這時卻接到了張利康的電話,邀請他去宵夜。黃毅正是鬱悶中,想想便答應了。
張利康約他宵夜的位置就在旅館不遠的巷子裏,黃毅到的時候,他們已經喝開了,一桌男男女女四個人,張利康和楊兮,此外還有一男一女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