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偶遇“蘇公子”(1 / 2)

城市裏的清晨分外熱鬧,還在睡夢中的巴特爾被街上的人來人往和小販的叫賣聲吵醒了。他伸頭看看窗外,原來城市一天的生活已經開始了。小販們早就在街道兩側開始了熱火朝天的生意,有賣包子的,有賣饅頭的,有賣肉的,有勤勞的樵夫打了滿滿一車木材等著買主上門,鄉下人家也摘來新鮮的蔬菜在街上販賣……總之,繁華的街道買賣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巴特爾不僅感歎還是漢人的地方人多興旺,不像自己的蒙古家鄉,常常幾千裏沒有人煙,自己也終日與牛羊作伴。此時的繁華與之前的寂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巴特爾還沒有起床就暗自高興這趟中原之行算是來對了。

想到這,巴特爾從床上坐起來,穿好衣服,拿好背包,準備離開客棧。到了樓下,機靈周到的小夥計正在忙著給前來吃早餐的客人擦桌子,見巴特爾從樓上下來,就熱情的前來招呼,巴特爾指了指外麵,意思是自己要走了,小夥子作揖告辭,巴特爾也點頭致謝,離開了客棧。

巴特爾的早餐還沒有吃,他沿著這一帶最熱鬧的街道往前走,沒走多遠肚子就餓得咕咕叫了。他看到路旁有賣熱麵條的,就走到鋪子裏,想要買一碗麵條。他的漢語完全不會說,就向老板說了句蒙古語,順手指著鍋裏的麵條。老板見對方操著一口蒙古口音,身材渾圓健壯,就猜出了是位蒙古人。又見巴特爾身穿綢緞縫製的蒙古袍,就知道這是個有錢的主,立刻臉上堆起微笑,右手向內一指,讓巴特爾坐在店裏最好的位置上,又畢恭畢敬地端來了一碗熱湯麵。巴特爾實在是餓了,一口氣將滿滿地一大碗麵條吃個精光。

吃完飯,他將碗筷撂下,伸手去衣袋裏掏錢,這一掏不要緊,他立刻怔住了。原來昨天還在他衣服口袋裏的十幾輛碎銀子,今天居然不翼而飛。

看到巴特爾一臉木然地愣在那裏,店老板也明白了幾分,怕巴特爾不給錢,店老板連忙過來收拾起碗筷,順勢將手伸到巴特爾麵前:十文銅錢,客官,您給錢吧。

巴特爾麵露為難之色,他想跟老板解釋他兜裏的錢被別人偷了,但是又不會說漢話,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老板娘見狀就一把抓住巴特爾,大喊道:“你這個外族人,居然還我們漢人的地方吃飯不給錢,走,去衙門說理去。”說著,就揪住巴特爾的衣襟不放手。店裏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計也來了,雙眼瞪得有銅鈴那麼大,岔著雙臂,一副要打人的樣子。周圍買賣鋪的人見這裏大喊大叫,也都紛紛來看熱鬧,不一會,就把這個小麵條鋪圍個裏三層外三層。

巴特爾越來越心焦,店家的蠻橫讓他心裏有點生氣,可是自己確實拿不出錢來。看小夥計的樣子是要打他,而以自己的力氣,就是十個小夥計也不是他的對手。但是這次他來中原不是為了打架逞能,從小他就無所畏懼,可是這樣跟人打架似乎無法跟父母交代,於是不斷地在心裏勸自己,一定要壓住火,不能跟人交手。

見巴特爾什麼也不說,小夥計更加生氣,想要一拳打過去,還沒等拳頭出手,隻聽門外有人說了句:且慢。

這個聲音清脆悅耳,有點像小姑娘的聲音,卻又不是一個小姑娘,來者是位20歲不到的青衣美少年。隻見這個人頭戴方巾,身穿青色長衫,手裏拿一把折扇,眉分八彩,目若朗星,麵白如玉,玉樹臨風,實在是一位英俊瀟灑的風流公子。店掌櫃見狀,連忙迎過來,點頭致意:公子,您有什麼吩咐?

青衣少年並不搭理店主,徑直走向巴特爾的桌子,從袖子裏掏出半錢銀子,放在桌子上,然後環顧四周說:“這個人是我朋友,他的飯錢我已經替他給了,你們就別難為他了。”說著抓起巴特爾的胳膊就往外走。巴特爾一時反應不過來,就跟著青衣少年離開了麵館,來到街上。青衣少年對他說:“你一個蒙古人,怎麼沒帶錢就到漢人的地方來了,要不是我救了你,你今天麻煩可就大了。”一邊說一邊歎了口氣,扇了扇扇子,一副大人教育孩子的口氣。

巴特爾見對方為自己付了錢,眼前這個青衣美少年與自己也年紀相仿,就用蒙古話向對方致謝:“他勒日和拉”。沒想到美少年噗呲一笑:“你這都說的什麼呀,我一句聽不懂。算了,看你人生地不熟的樣子,人也呆頭呆腦的,幫你一把吧,算我積德行善,反正我也正沒什麼事,正閑得慌呢。”說著,拉起巴特爾的手朝一家裁縫鋪走去。

進了裁縫鋪,店主熱情地迎過來:“兩位客官,您是要看布料,還是買成衣。我這裏布料是上等的蘇杭貨,不但顏色齊全,做工精細,而且耐穿,不容易破。我這成衣也各式各樣,都是我張巧手本人親自縫製的,您看是否和您的意?”青衣少年朝成衣的貨架看了一眼,挑出一件藏青色長衫,對店主說:“這件吧,你看你的衣服我這位兄弟能穿嗎?”

“兄台好眼力啊,”店主立刻附和道:“這件衣服的料子是杭州進貢的貨品,我跟那的老板熟才得了幾匹布料。這件衣服穿在您這位兄弟身上肯定錯不了。”說著,把藏青色長衫從貨架上取下來,又親自給巴特爾換上。巴特爾穿上了果然剛剛合適,店主又不停嘴地誇起他的衣服來:“客官您看,我這件衣服穿在這位小哥的身上正合適,您還別說,一般人真穿不出這樣的氣質,也就是您這位蒙古兄弟身強體壯,才撐起了這件衣服的豪氣。這真是好馬配好鞍,好衣服還得像樣的人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