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針鋒相對(1 / 3)

“歡迎光臨!”門廳服務生彎腰來了個45度的鞠躬。

鄭逸凡走進去,隻見陸曼青正興奮地向她揮手。

“鄭記者,好久不見。”她笑著伸手示意鄭逸凡坐下,又朝服務生打了個手勢,“來杯南山。”

“陸主編還是那麼喜歡投其所好,果然是名記者出身,舉手投足不帶一點含糊。”鄭逸凡將淺綠色風衣搭在座椅靠背上,笑眯眯地看著陸曼青。

陸曼青盯著那風衣看了一眼,顯然這是今秋流行的新款。“嗬嗬,鄭記者折殺我了。咱們彼此彼此啊!昨天約見鄭記者時,鄭記者不也一口爽快地答應,還約在我最愛的這座‘勝利勝利騎士’咖啡館見麵嗎?”

鄭逸凡端起咖啡,衝陸曼青笑了笑,“喝咖啡吧。”

陸曼青匆匆呷了口咖啡,便迫不及待地切入主題了。她確實有些著急,以至於失去了她固有的處變不驚的行事風範。自上周東林傳媒集團鍾經理找她,告知集團有將她升任《東林財經》雜誌社社長的打算,但前提是她要物色好新任主編後,原本睡眠安穩的陸曼青竟在當晚就徹夜未眠,之後的幾天裏也陷入了長時間的失眠中。這也難怪,陸曼青從著名的東城大學新聞係畢業後就被分配到東林傳媒,那時《東林財經》才剛剛創刊。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東林財經》一路走來,不斷做大做強,現在不僅成為全省最知名的財經類月刊,在國內財經類期刊內也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她勤勤懇懇,不辭辛勞,為了事業甚至耽誤了終身大事,到現在依舊孑然一身。30歲那年,憑借著對東城世紀博覽會的追蹤報道以及對之前對東城市國企改革進程長達3年的係列報道,成為東城報刊史上最年輕的主編。然而,自此以後,她的職業發展似乎就進入了一個長時間的瓶頸期。隨著東城各大報刊雜誌紛紛增開財經版,《東林財經》的發展也麵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社長曾耀林年紀大了,行事作風都趨於保守,但作為東林傳媒的元老級人物,盡管業績不佳,倒也安穩地在社長位子上坐到了退休。正是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陸曼青才順利走進了鍾經理的辦公室,這時距離她進入《東林財經》已經15年了。考慮到目前《東林財經》人事配備相比東城各大報刊雜誌而言,都趨於保守和老舊,前晚輾轉反側、心煩意亂的陸曼青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她就是東城報業集團旗下的《東城周報》的財經專欄記者鄭逸凡。

鄭逸凡去年從韓國延世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報紙廣播係學成歸國之初就引起了陸曼青的注意。雖然鄭逸凡隻是個新近歸國的青年,但是在這之前陸曼青就聽同屬東林傳媒集團的東林衛視的著名女主播蘇藍提起過她。蘇藍口中的老同學鄭逸凡之所以會引起陸曼青的注意,原因不僅在於鄭逸凡也是東城大學畢業的,算起來同自己還是校友,還在於鄭逸凡在校期間也在學校雜誌社《擷思》工作過,並且在她工作期間,《擷思》成功地走出了東大校園,成為了東城的市級刊物。鄭逸凡本科時的經濟學係背景也相當符合《東林財經》的要求,更難能可貴的是她畢業後在一家公司工作兩年後又遠赴韓國留學,專門學習新聞傳播。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當陸曼青說服曾耀林許諾給鄭逸凡高薪報酬時,鄭逸凡卻不為所動,竟然在一周之內就到《東城周報》報到上班了。當時陸曼青承受了來自曾耀林的巨大壓力,心中不免十分窩火,也引得蘇藍心裏難受。不想,短短的一年間,鄭逸凡就奠定了自己在東城市報刊屆的地位,也讓《東城周報》如虎添翼。這一年中,她先後采訪到了東城財富巨子廖鵬飛、李開文,報道了震驚東城的宏遠集團偷稅事件以及天鑫建築拖欠農民工工資事件,全部都是獨家的報道,讓其他報刊、電視傳媒望塵莫及。在此之前,據說在《東林財經》挖才之際,東林衛視也向她伸出過橄欖枝。而東林衛視之所以相中她的原因,除了她紮實的專業背景,還在於她姣好的形象氣質。私底下,東林衛視的職員都在傳台長欲將鄭逸凡和蘇藍打造成為東林衛視的絕代雙驕。如此一來,陸曼青把目光對準鄭逸凡也就再自然不過了。想到過去的種種,雖然鄭逸凡有讓她難堪不快過,可是若是自己有了這麼一位得力幹將,自己的社長之位才真正算得上是囊中取物,將來《東林財經》也必將書寫又一個傳奇。於是,陸曼青下定決心要將她栽培成為繼自己之後在東城新聞傳媒史上第二位30歲就擔任主編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