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某晚(1 / 2)

從窗戶射進的光線已經變的有些昏暗,顯然是已經放學一段時間,估計再過半個小時左右,就要上晚自己了。我在心裏告訴自己:“幻覺,一定是幻覺,紙麵上的人怎麼會動呢?”我鼓起勇氣,再次抬頭望望自己的作品,果然,那微笑的定格並沒有生命力,我開始懷疑從什麼時候起,我的畫工變的這麼好了,連我都開始懷疑這究竟是不是我畫的,這簡直就是把前麵立體的雕像照在紙上的。“算了,不想那麼多,還是趕快到四爹家做飯吃吧,不然晚自習肯定遲到。”我起身收拾好畫,按著老師的吩咐交到了講台上,那裏已經有其他同學交的厚厚一遝子,我過去僅僅是把畫重在上麵,為了確保它不被風吹走,我又在上麵壓了一個黑板擦。

雖然住校了,但我還是每天的晚飯都到四爹家自己做了吃,一來是為了省錢,二來是增加些營養和換換口味,因為學校的飯天天除了白米還是白米,而且炒的那些菜也基本一樣,天天都吃一樣的東西的話,吃久了怎麼也會覺得煩。鎮中的門口有門衛,要出去的話還得有出入證,不過這些東西四爹早就幫我辦理好了,隻是經過的時候掏出來一亮,就大搖大擺的走出去,我也算是一個特例了,住校生本是不能辦出入證的,因為學校怕那些同學一放學就跑出去上網,那樣的話,誰還搞學習啊。出入證在我的手裏也就是每天下午用用,出去煮飯,吃飯,然後又過來,一條線,天天走,甚至連路都沒有換過,相當的規矩,更別說去上網了。

網絡的課程我們已經開過了,到微機室我隻會打打字,然後玩玩爵士兔,放學的時候,有時候會去看班上的杜菲在網吧裏玩紅警,看到報紙上那些報道說什麼玩電腦著迷,最後猝死在網吧的,我真的不太相信,就那麼幾個畫麵就能把人迷死?這種對待事物一點也不上心的習慣,算是幫助過我很多次,無論陷得多深,如果下了決心,我一定能拔出來,而這種習慣的養成,我想是因為父母沒有在身邊的緣故,一開始僅僅是走神,久而久之就變的遲鈍,再後來就是提不起興趣了。

一路考慮著這些事情,不知不覺我就走到了車站附近,伏虎的車站在四爹家和鎮中之間,第一周周五的下午,就是在這裏和她們姐妹倆一起上車了,我開始回憶她們跟我一起的每一個細節:下午的陽光,然後一起走到車站,她們上車沒有給錢,而售票員像沒有看見她們一樣,她們上車之後身高就變高了一些,然後到了蒙子埡,一個急刹,我抓住了林姿的手。“有實體,不怕陽光,但一般是晚上才出現在教室,畫室裏的雕像!她們倆到底是什麼?”要說是鬼又沒有傳言中鬼的特征,要說不是鬼呢為什麼隻有我能感覺到她們的存在?

一些亂七八糟的想法,考慮到自己的孤單,然後又開始去揣度別人是不是鬼的問題,還真是可笑,“算了,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還是趕快到四爹家做飯吃吧,晚上還有課呢!”四爹家的樓房就在伏虎中學旁邊,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就奇怪,為什麼四爹不在伏虎中學教書,非要到鎮中去,四爹也沒有解釋什麼,估計是一開始就紮根在那了,何況鎮中對他也不錯。他們家在四樓,和四爹的排名一樣,站在他家的窗戶前就能看見伏虎中學的全景,在我上三年級時伏虎中學那種陳舊的建築在記憶中依稀可見,如今完全變成了高樓林立,大大的操場,正有一個孩子在那個雙杠上翻上翻下,我又回廚房看了看,“哦!水開了。”這一走神時間還過的真快。

房間裏隻有我一個人,劉凡還在上課,四爹在學校,四媽在自己的店裏,我本可以放開些,可眼前的東西讓我很拘束,雖然裝修和家具都比家裏的好,可總有一種陌生,“這畢竟不是自己的家啊!”我歎了口氣,爸媽究竟要多久才會回來?暮色已近,吃飯時我顯得有些倉促,要是媽媽在的話,估計又會提醒我慢點吧,她常說:“金窩銀窩,比不上自家的狗窩!”當初隻是把這句話當做一種樂趣,而現在想起來,這句話所表達的含義竟是如此的深刻,就算沒有別人的好,那畢竟是自己的,有一種無法割舍的熟悉與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