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二月二十五、六,以李媽為首,一家人開始撣新(即大掃除),掃塵驅垢,粉壁飾室,滌具曬物,趁此機會洗去家裏一年堆積下來的汙垢,準備幹幹淨淨迎春。為了春節過得寬鬆點,今年李媽決定二十八擺分歲酒,二十七這天一早就開始在家裏準備。
這種過年的氣氛,真的好懷念啊!李小妹看著在廚房搗年糕、擂麻糍的李媽,分外感慨。印象中,從高中開始,年味就一年比一年淡。收入水平提高了,相應的生活消費水平也在增加,過年吃得和平時沒什麼區別,煙花鞭炮也是隨時可以買來玩,加上過年旅遊熱的興起,一些習俗都已經慢慢的消失。拿李小妹來說,工作5年,2年外出旅遊,3年窩在老家沒出門,過年應該參加的分歲酒、初二掃墓、拜年等習俗一概沒有參加。
李小妹突然來了興致,跑到廚房煩李媽,“媽,教教我吧,我也想學做元寶年糕。”
“乖,不要添亂了,到一邊玩去。幫媽看看醬油肉、醬油鴨、鹵烏賊和鰻鯗準備好了沒?明天我們家擺分歲酒,這些冷盤分量要足,可不要出岔子,讓人看了笑話。”李媽忙得不可開交,偏偏小妹還來湊熱鬧,很鬧心。
“媽,你怎麼都沒想過教我啊。以後我都不會做著這些,怎麼辦?”
“小孩子學這些幹嘛,你隻要讀好書就可以了。以後有出息了,哪還要你自己做啊,不會出去買來吃嗎?”李媽一臉的理所當然,讓李小妹很挫敗。媽,你知不知道,以後過年街上都沒麻糍賣了。我們現在天天吃的豬油丸餅、糯米飯、豬髒粉、九層糕等早點以後想買都買不到呢!錢不是萬能的,老媽!
顯然李媽現在沒心思去領悟這些人生哲理,李小妹悻悻地出門找李爸去了。李爸在買爆竹、春聯以及初二上墳用得一些燭紙,這個任務自己總能幫上點忙吧?
中心商業街兩側,除了店鋪外,擺滿了各色小攤,這麼喜慶的日子,城管也不來查處了。小攤小販們賣力地吆喝著,沒有滿就送、滿就減以及亂七八糟的打折活動,大夥都報實價,口才好的還可以討價還價一番,感覺很親切。
李小妹在衣服攤上看到了李爸,連忙上前拉了拉,“爸,不是去買爆竹、春聯嗎?怎麼來買衣服呢?我們一家過節的新衣已經準備好了啊!”
李爸正拿著兩條花裙子在比較,“小妹,你來的剛好,來,看看,喜歡哪條。你媽這個人也真是的,老是給你買長褲,都不知道我們女兒長大了該穿裙子了。看,頭發都這麼長了。”
李小妹又感到又很無語,爸,你的心意我收到了,可是你的眼光我不敢苟同啊!還是不要浪費錢了吧,這麼花的裙子,別人還以為是村姑呢!“爸,你就別操心了,還不如除夕晚上的紅包給我包得厚一點呢!我自己會買的。”
李爸咧咧牙,忍不住敲了下李小妹的頭,“給錢和給禮物是一回事嗎?你是看到錢比較開心還是看到禮物比較開心啊?”
李小妹愣了愣,好像自己工作後,第一次給爸媽買了煙酒和護膚品,老爸老媽心疼死了,連說買這些沒用的東西幹嗎,還不如直接給錢讓他們買自己需要的東西比較好。自己覺得很有道理,從此之後,每逢過年過節都是給爸媽現金的。難道錯了嗎?
李小妹小心翼翼地問,“爸,那你喜歡收到禮物,還是給你一刀錢啊?”
“當然是禮物了,給錢讓我覺得很不尊重,一點誠意都沒有。老子沒錢嗎?這算施舍嗎?小妹,你不會比較喜歡錢吧?你這麼小可別這麼財迷。”李爸瞪圓了眼睛。
李小妹尷尬地笑了笑,“沒有的事,我隻是覺得這些裙子好土啊。老爸,我們去剪兩尺布,回去讓老媽做好不好?家裏的縫紉機都快發黴了,也要好好利用下嘛!”
最後,父女倆買了兩尺素雅的棉布和一大堆年貨回家了。回到家,發現李哥也抱回來一大堆爆竹,尤其是他最喜歡的鑽天猴兒,點燃後“啾!”一聲就躥向天空,躥到最高點,“啪!”一聲炸開。很好玩,唯一的缺點就是方向無法控製,容易誤傷。李家兄妹不喜歡煙花禮炮,參與性不強,還不如這時候這些便宜的爆竹好玩。
“小邪,你買東西太沒節製了,再這樣我以後沒收你的零花錢了。還有,記得晚上到路中間去放爆竹,不要把別人家的玻璃打碎,不要傷到路人,不要玩得太瘋了,記得留點初一淩晨放開門炮……”李媽看到這麼一大堆爆竹,頭又大了,一個兩個都不讓人省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