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logue 始於水平線的開端(1 / 3)

“……你特麼的在逗我?”

此時此刻,是淩晨一點多的深夜;而那個還坐在桌前喝著熱水驅散寒意,目不轉睛的緊緊盯著屏幕,期待著的人影——也就是我——發出了最為痛徹肺腑的咒罵。

此時此刻,和他一樣,網絡上的論壇,各個企鵝群,甚至於同寢室的好哥♂們——這群人在同一時刻開始暴走了。鍵盤劈裏啪啦的高速敲打聲與混亂的思緒成了此刻唯一的主題。

原因無他,就是他們現在屏幕上鼠標所指的那些女孩們。

《艦隊Collection》。原本是角川和DMM開發的一款FLASH頁遊。盡管其遊戲係統在這些年的日係頁遊中恐怕算是最為差的沒有之一,就連好友係統和聊天係統全都沒有,這就是一個聯網的單機遊戲——很多人都認同這個結論。

但現在為何又如此的讓人瘋狂呢?首先,這個遊戲中作為玩家:“提督”(也即艦隊指揮官)所率領的艦船擬人化產物,“艦娘”的“魂”:人物設定真的很好。從性格到台詞,每一個設定都經過了考證和藝術再加工。對一個小成本網遊來說,將一百多個角色全部拖出來,根據曆史考證來一個一個的詳細做人設,以角色的外形與曆史原型做對比而產生共鳴,將角色一一區分開來,賦予每一個角色獨到的魅力,這一點就讓很多曆史愛好者產生了共鳴,不隻是去看去舔萌妹子而已。由語音到性格,做到了讓玩家體會到一個鮮明的個性。

而在人物的“形”——也就是立繪上,看板娘島風的人設可愛中不乏工口,符合市場需求,首先在pixiv上得到了畫師陣營的追捧,而像pixiv和niconico這樣相對狹隘的圈子,很容易發生“echo-chamber-effect”(回聲室效應)。這個道理很簡單,當有一個大手畫師畫了艦娘,被頂到ranking上麵的時候,便有人會產生“這個係列是流行的,有人氣的“這樣的想法,於是這些人也會去了解和創作艦娘的作品,這一信息又被回饋給大觸和其他畫師,如此反彈幾次,回音不斷加強,畫作越來越多,點擊和評價也越來越高,並逐漸將這一想法通過其他平台擴散到整個業界。

而在形魂兼備讓人對萌妹子們產生好感之後,就是這個遊戲中一個作為最讓人糾結不已的設定——

“艦娘一旦HP歸零(也就是‘轟沉’),就再也無法複活,沒有其他手段挽救”

盡管這個遊戲的本質是收集遊戲——collection,但是就如那些也對這個遊戲著迷的英美玩家在wiki上所寫就的那樣:你還有機會再入手同型號的艦船,但“你知道,我也知道,那並不是你永遠失去的她”。

角色一旦死亡就永遠也無法複活,擁有這種設定的遊戲有很多(例如火焰紋章……尤其是最愚蠢的在鬥技場裏把人練死),但是這個在這種隨時伴隨著轟沉危險的遊戲係統中,玩家會產生有機的互動,而不是像其他同類型遊戲一樣慢慢變成無腦刷。轟沉係統也大大提升了玩家對艦娘的認同和珍惜,而不是僅僅把它們當成普通的遊戲數據——更多的是人的原因在起作用,特別是:不想聽到隻有在沉沒時才會說出的遺言。而看到艦娘受重傷時的那份擔憂,也是刺激玩家的重要的遊戲趣味。

越來越高的人氣所誕生的情況,就是這個網頁遊戲作品被以動畫的形式呈現,自然也受到了玩家們的追捧。而現在的狀況就是……

傳說中的三話定律又一次的出現了,讓人恨不得去猜測這裏麵到底有沒有某個愛的戰士的身影,或者某位光頭銼神那句“我們是在還原曆史”。

而現在,正如這位玩家,也就是“提督”——我所反映的一樣,手指在用力的敲擊著新買了剛不久的鍵盤——劈裏啪啦的響聲回蕩在寂靜的房間內,顯得格外的令人心顫。也正如現在幾乎所有的企鵝群內,文字如同潮水般衝刷著屏幕,所有人都恨不得把胸中的鬱悶吐出來。

——————————————

【戰艦】希雅,屯資中~0:44:00

前麵立了那麼多FLAG

【雷戰】治療主任@空姬0:44:05

我感覺吃了一嘴shi味兒的冰激淩

【雷戰】治療主任@空姬0:44:08

不對

【雷戰】治療主任@空姬0:44:13

冰激淩味兒的shi

【空母】黑岩射手wo企業0:44:27

這是曆史啊

【重巡】Emilia0:44:43

我還是把這如月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