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要有個知心人(1 / 2)

一百三十、要有個知心人

秦素蘭五個月大的肚子像六個多月,眾人懷疑是雙生子。但太醫院的人說不是。這日劉濤早退去請太醫院的人回去看看。

“古時候,有一個人拿著一根長竹竿,要進城去。

到了城門口,他把竹竿豎起來拿著,城門沒有那麼高,進不去。他又把竹竿橫過來拿著,城門沒有那麼寬,進不去。這個人左思右想沒辦法,站在城門口呆呆地發愁。

這時過來一個老頭兒,見拿竹竿的人站著發呆,就問他是怎麼回事。這個人就說:‘我的竹竿太長了,進不了城。’老頭聽了哈哈大笑,‘我見多識廣,這點兒小事還需要發愁嗎?你把竹竿從中間截成兩段,不就可以拿著進城了嗎?’

拿著竹竿的人聽了,覺得這是個好辦法,就按照老頭兒說的做,把竹竿截成兩段,高高興興地進城。

娘這個故事好笑嗎?你好受點了嗎?”

自開始有胎動,秦素蘭就累得慌,時不時出現胎兒脹氣。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最後隻能靠步行緩解肚脹的痛苦。

秦素蘭勉強對子明說:“你講得很棒,妹妹很喜歡。”

子明露出開心的笑容,終於可以幫到母親了,哥哥會表揚他的吧。

劉濤帶著太醫沒進門就感覺不對,府裏的氣氛不對。警惕進入,前院的奴仆都跪著。哪個皇公貴戚來了?

劉濤快步走進後院,麵色陰沉,後麵跟著的大夫不得不小跑追上。陛下突然反常微服私訪,必有原因。

進入後院映入眼簾的是坐著的朱棣以及站在朱棣身邊的子明,朱棣問子明,“你知道‘截竿進城’是什麼意思?”

子明見鄭和幹爹在,大膽說:“就是……”

“臣參見陛下。”劉濤打斷子明的話。

朱棣不理,“繼續說。”

“‘執長竿入城門者’魯人,做事不會思考,死板的循規蹈矩,不知變通。自作聰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決不能做自作聰明、好為人師的人。另外,虛心求教的人同樣也應積極動腦筋,絕不能盲目地順從別人的意見。”

“不錯,誰教你的?”

“陛下。”

再次被打斷令朱棣很不爽,“劉大人,你嗓子像屁股一樣癢嗎?沒下工就忘記自己的職責。”

“陛下恕罪,隻是陛下到來讓寒舍蓬蓽生輝,臣激動了些。”

口是心非!朱棣嗤笑。

最後還是讓他起來。劉濤剛站起來,秦素蘭就小心翼翼過去。她這麼一點一點的挪動其實才是最引人注意的行為。

秦素蘭靠近,劉濤就扶著她。

他們夫妻倆的小動作刺痛陛下的龍眼。陛下一時不好為難孕婦,怒走回宮。

鄭和走在最後苦笑,“陛下是越來越難伺候!健康還是再進一次宮比較好。”

“怎麼了?”秦素蘭不明所以

“被你氣著了。”

“我?怎麼可能。”

劉濤跟著鄭和笑。

“陛下見不得別人比他好,他的人不在了,你們卻還是這般伉儷情深。”

秦素蘭真的不知該說什麼好了,還是肚子裏的寶貝重要。

劉濤進宮,朱棣已經開始辦公,對下麵的跪著的人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