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洛書河圖(1 / 2)

“這兩幅圖的來曆都有許多不同的傳聞,但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巡山道長略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到:“相傳很久以前,洛陽北麵黃河邊上一個叫的孟津的地方。有一年那裏從黃河裏爬出了個大怪物。這個怪物異常龐大,一張嘴就能吞下個活人,一打滾地裏的莊稼就全都要遭秧。從此這裏的田地漸漸荒蕪了,百姓們也吃盡苦頭,無以謀生。”

道長接著說:“怪物鬧的大家沒有活路,隻好找來了伏羲。伏羲聽了大家的訴說後,忙帶上寶劍,來到了河邊來降伏那個怪物。誰知那怪物原來就是黃河中的龍馬,看到伏羲揮舞寶劍站在麵前,知道逃脫不掉了,連忙伏地告饒,乞求伏羲放它一條生路,並承諾若放了它,定從黃河裏拿件寶貝給伏羲。伏羲聽到說自己並不需要什麼寶貝,隻要龍馬以後不再禍害百姓,我就放了它。龍馬答應了,接著就潛入河中。幾天後,它果然背負著一塊玉版來獻給伏羲。伏羲一時也琢磨不出玉版上黑色小點和那些圖案,隻知它是黃河中的寶貝,便叫這塊玉版為‘河圖’。”

“此後,伏羲同龍馬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伏羲也經常去看望龍馬。有一天,伏羲細看龍馬身上的花紋,再琢磨河圖上的圖案,一下就悟出了八卦圖來。據說,伏羲還曾將他的八卦知識寫了本書叫《易經》,後經商周末年周文王的完善,變成了今日的《周易》,一直廣為流傳。”

我聽完巡山道長的講解連連點頭,說到:“原來如此啊,那麼這‘洛書’又是怎麼來的呢?”巡山道長聽完後回答到:“至於‘洛書’嘛,這還需要從大禹治水說起。”

“有年夏天,大禹為了疏通河道鑿開了龍門。伊河在龍門南所形成的湖水流入了洛河。等到湖水漸漸流淺了的時候,從湖底浮出一隻足有磨盤般大小的烏龜。大禹的手下人見了,忙揮劍去砍,卻被大禹攔住了。大禹看這隻靈龜對百姓也從來沒做過什麼壞事,便把它放入了洛河。過了不久,有一天,整個洛陽城都被大霧所籠罩。大禹率領手下到洛河岸邊察看水情。忽然,在大霧茫茫的洛河裏升起了一束五彩寶光。隨之,罩在空中的大霧也煙消雲散了。大禹仔細一看,見那寶光升起的地方,浮出了一隻靈龜,正是自己前些日子所放走的那隻靈龜。而那寶光也正是從這隻靈龜的背上所馱的一塊玉版中放出來的。”

“原來,當日被救的靈龜為了抱答大禹,特將此玉版獻給了大禹,以感謝不殺之恩。由於此玉版是從洛水中得來的,大禹就稱這塊玉版為《洛書》。在《洛書》上有五十五個紅字,大禹一個也不認識。後來經過反複揣摸,他整理出了九個方麵的內容,有曆法、種植穀物,製定法令等。後來,古人根據《洛書》的九章大法,整理出一本科學法典——《洪範篇》。這部書一直留傳至今日。”

我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隨後道長又接著說:“由於這‘洛書’和‘河圖’的傳說都比較相似,並且其思想精髓也都很接近,所以後來人們就把它們都當作周易八卦的最早雛形。而我傳授於你的這《五星占》也是由上古時期的道家高人以《易經》思想為基礎,結合星相天文變換規律而寫成的一本奇書。從根本上來說是由‘洛書河圖’生《易經》,由《易經》生《五星占》,因此這《五星占》其根源便是這‘洛書河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