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仔細地看下去,隻見這半塊手帕大小的帛布上,以南北朝向,畫著一個大致為長方體的“回”字形圖案。圖以丹漆所繪,旁邊還有黑墨所注的文字說明。看上去似乎對秦陵的地表以及地宮建築都標注得十分詳細。看到這裏,我們確實都很興奮,如果說這不是老天的幫忙,我們實在是不敢相信。
接下來,我們拿著放大鏡,仔仔細細地將這帛畫上的每一寸地方都查看過去,並盡量將這圖上的各個細節都牢牢地記在自己的頭腦當中。一些看不明白的地方也及時地通過相互探討或者查找相關資料的途徑加以解決。接下來的一整天,我們五個人都不知道疲倦地待在酒店房間裏,仔細研究著這張秦陵兆域圖,連飯都忘了吃。一直折騰到晚上九點半,我無意間抬頭看到窗外天色已經很黑了,這才知道不知不覺又過了一天。
第二天,我們按計劃和湯正陽一起驅車來到了距離臨潼縣城東約五公裏處的驪山北麓。希望結合著昨天研究那張兆域圖所得的線索,再到秦陵實地查看一下,以便對始皇陵墓有一個更為直觀的認識。這裏距離西安城東約有30多公裏,所以自己開車過來十分方便。當然車是在西安城裏租的。到了驪山腳下,我們第一次親眼看到了這座千古第一陵。它南依驪山,北臨渭水,東西兩側據說都有川流不息的溫泉水經過,因此東西兩側和北麵形成三麵環水之勢。這樣一個風水寶地不愧為建造帝王之陵的好地方。
下了車後,進了陵園,通過了祭殿,我們遠遠地就看到了主陵區內那座高高隆起的封土丘陵。它雖然並不算太高大,但依然給人一種雄偉的氣勢。秦始皇陵墓的園區建築規模空前巨大,不但在地麵之上有各種祭殿,寢殿等建築群,就連地下部分也遍布著相當多的地下建築群,包括已經被發現或挖掘出來的各類殉葬坑,兵馬傭坑,石甲坑,珍禽異獸坑,銅車馬坑等等。陵區內有不少千年的古木,還有散落在附近荒草叢中的石人石獸。如今,因為秦陵已經成了陝西省的一個重點旅遊資源,所以在陵區內遊覽的遊客十分得多。
之前,由於湯正陽的祖父已經在始皇陵區進行過了大量的勘察,已經把陵墓地宮的位置和地宮入口的確切地點框在了一定的範圍之內了,所以免去了我們在如此廣袤的秦陵陵區內再重新開始巡查的工作了。
在湯正陽的帶領下,我們避開了那些前來遊覽的人群,從一處比較偏僻的小路向那座封土寶頂區域逐漸靠近。到了事先定好的也就是湯正陽祖父之前通過勘察後確定下來的那片區域後,我們朝四周都仔細地查看了一遍,發現確實沒有其他遊客的身影之後,阿豹才從背包中拿出軍用指北針,定位儀,偏角器等測量工具對照著兆域圖上所標注的方位信息,仔細地勘測起來。
----------------------------------------------------
希望大家能用票票多多支持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