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朝堂大殿(2 / 2)

隨後,湯正陽和阿豹帶著隊伍走到了前頭,珍妮和我緊隨其後,墩子則拖拖拉拉落在了最後。當我們從這些真人大小的青銅人像前經過時,發現這些人像的造型和兵馬傭十分的相似,隻不過病馬傭基本上都是秦國將士的裝扮,而這些銅人像中不但有披甲的武將,還有身穿棉袍的文臣。每一座銅像事先應該都分成幾個小部分後鑄造成胎形,拚接成人形之後,再經過細細的雕鑿、刻畫而成的,所以連它們頭上的細蜜發絲都被刻畫得清清楚楚,可見其做工十分的考究。

經過了那一排“文臣武將”的隊列,我們來到了一條地溝隻之前。隻見地溝內流動著一種銀白色,並泛著金屬光澤的液體。與此同時,珍妮看到在那汞含量測試儀上,汞含量的數值已經達到了儀表數值的最高點。“果然是水銀。”她看了儀器顯示屏後說道,“看來史書上所說的在秦陵地宮內以水銀為江河的記錄果然不假。”湯正陽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我說呢,看了半天,這裏既沒有看到有牽連機關所用的輪齒凸盤,也沒有聽到有牽連機關所用的鐵鏈銅條的聲音,這些巨大的銅人是怎麼突然從地下冒了上來的。原來是依靠這溝渠中的水銀啊。”“什麼意思,我怎麼不明白你在說什麼?”墩子皺著眉頭,露出一臉的疑惑。湯正陽看著墩子,笑著說道:“我推測在這座地下朝堂的地麵之下一定設置著許多的地下密室和小型溝渠。當觸動了機關之後,這條地溝內的水銀通過開啟的閥門流進了設置在地麵之下的那些小型溝渠中。由於水銀的比重比這些內部空心的銅人的比重要大,於是這些水銀就起到了一定的液壓作用,推動著這些事先放置在地下密室內的銅人,將它們抬出了地麵。”“果然是高明啊,秦朝的先祖竟然可以想出這種方法,知道利用物體的不同比重來設置機關。要知道這可是在距今有兩千多年的時間啊。”珍妮感慨萬千地說。

地溝上用類似漢白玉之類的白色石料建著三座拱型石橋。中間的一座相對寬闊一些,兩邊的則相對小了一點。石橋的圍欄上麵雕刻著麒麟,螭虎,鳳凰等神話傳說中的各種奇異鳥獸,柱頭上則以團獅為形,形象威嚴,造型大氣。橋麵上則是由九塊大小一致,以浮雕,鏤雕,和圓雕等不同手法雕刻著遊龍戲珠圖案的漢白玉石板裝飾著。上上下下都透著一股子無與倫比的皇家氣息和帝王風範。

湯正陽用手上的“金剛傘”敲了敲其中的一座石橋,確定是結實並且安全的之後,他轉過身來,說道:“為了安全起見,大家還是用保護繩索保護著一個一個過去吧。這萬一出了什麼意外,掉進了地溝內的水銀中,那可不是鬧著玩的。”他這麼一說,大家自然是十分同意的。於是阿豹就拿出了繩索,在湯正陽的要求下將繩索綁在了湯正陽的腰部。當他順利地通過了石橋之後,我們也依次走過了石橋,來到了地溝對岸。

此時在我們麵前展現的便是那座被裝點得金碧輝煌的高台。高台和我們當前所站的位置以一道被稱之為“陛”的台階相連。“陛”前是金龍蟠柱,高台正中設貼金雕龍扇麵大屏風和寶座。寶座兩側陳置鼎式熏爐、香亭、軒轅鏡和燭台等物件作為裝飾。這些陳設之物,件件都是經過了能工巧匠的精心打造,鑲金帶銀,點綴珠寶,絕對都是舉世無雙的連城巨寶。特別是高台正中的那張盤龍寶座,以純金打造,上麵鑲嵌著象牙、珠玉和各類寶石。寶座之上還鑄造了九條金龍,這些金龍或出雲,或入海,或騰空,或戲珠。雖然每一條金龍的神情姿態都各不相同,卻都顯得蒼勁有力,活靈活現。看著這近在咫尺的帝王寶座,我們都被深深吸引住了。(本書唯一正式發布,起點中文網首發,網址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112234,本書QQ群一群號40944057(已滿),二群號23847395(已滿),三群號36278962,請求加入前說明葬地玄經。更多更快更新,謝謝收藏支持。

)

------------------------------------------------------------

請大家繼續支持!!!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CMFU.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