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美青年說的平淡,但聽在江誠的耳朵裏不亞於一聲驚雷,他吃驚的瞪大雙眼,說道:“我、我竟然打過你?!我怎麼不記得?我有過這麼暴力的曆史?”
俊美青年瞟了江誠一眼,輕咳一聲,繼續道:“我叫魯自尋,大概在你上二三年級的時候,也是住在世紀花園的,就在與你相鄰的那棟公寓樓。小時候大家經常下樓玩,你總是和一個女孩一起,與其他幾個小夥伴玩的很好,咱們年紀差不多,我也想加入,誰知道別人都還好,就你似乎特別的討厭我,經常欺負我,還打過我好幾次,後來我就搬走了,你記得嗎?”
隨著這名叫魯自尋的青年慢慢訴說,江誠眼中光芒閃爍,漸漸的回憶起來。他對魯自尋這個名字仍舊沒太多印象,但對於在小學時的那一段記憶,似乎塵封開啟,全部回想了起來。
在上小學的那段時光,是江誠最無憂無慮的日子,那時候他經常與趙雯在樓下玩耍,其他公寓裏的一些小朋友看到江誠兩個人,有時候會邀請,有時也會加入,總之他們這個團體在不斷的擴大,最後穩定在一個數量。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沒有其他人的加入,直到這位魯自尋的到來,他是剛搬過來的,雖每日也下樓玩耍,但可能由於害羞,開始沒有參與進那個小團體,直到後來慢慢熟悉了,才漸漸加入其中。不過江誠隱約記得,自己從見到魯自尋的第一天起,就特別特別的討厭他,厭惡他,總是不對其認可,但小團體人多了,也不是江誠‘一家之言’,魯自尋最終還是加入進來,江誠心有不甘,小孩子也不是大人,沒有城府,想到什麼就做什麼,他便把自己對魯自尋的厭惡全都放在了對他的欺辱上,比如跑著打鬧時突然將對方絆倒、玩躲貓貓遊戲讓他尋找而其他人在江誠的教唆下全部偷偷回了家,令魯自尋一個人在花園裏找了一下午、抓人遊戲時故意用大力把他的衣服撕扯爛......等等等等,此類的事情多如牛毛,不一而足。
而最為嚴重的是,有幾次江誠莫名其妙的很生氣,就故意把魯自尋推倒在地,然後用腳踹,踩,雖然不是很用力,但仍舊打的魯自尋在地上翻滾哭喊。
就這樣在江誠的帶領下,他們那一群小夥伴逐漸興起了欺負魯自尋的風氣,但仍舊以江誠最狠。然而奇怪的是,魯自尋次次被欺辱,卻從未叫過父母,許是怕父母參與後,自己再也加不進那個小團體了,因此每次都是默默承受。
說起來,小孩子的追求其實很簡單,吃飽穿暖有朋友玩,那便是最美好的童年了。
再後來魯自尋就搬走了,再也沒有見過,他就像一道流星,在江誠的歲月裏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的消失,也慢慢地遺忘了。
江誠逐漸回想起自己小時候的‘光輝事跡’,心中莫名驚駭的同時更多的卻是愧疚與難過。人常說,人之初,性本善,他以前也很善良,然而魯自尋一出現,他本性中的惡就全麵的展現出來,變得他也不認識,不敢相信了。
“自己小時候竟然這麼壞?虧得自己還一直以好人自居,自以為比那些愛欺負別人的家夥要好的多,沒想到我也做過這樣的事!”江誠為自己小時候欺辱過他人而感到深惡痛絕,他被欺負過,所以更能深刻體會到被人欺辱的那種難過和痛苦。因此他對這類事情是相當的厭惡,可恰恰沒想到自己反而是那樣的人。
每個人都不希望變成自己當初最討厭的那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