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生物2(1 / 2)

鱷 魚

鱷魚,科屬分類,動物界Fauna、脊索動物門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爬行綱Repitilia、初龍下綱、鱷型總目、鱷目Crocodylia→下屬三科:鼉科Alligatoridae、鱷科Crocodylidae、長吻鱷科Gavialidae。鱷魚不是魚,是爬行動物,鱷魚之名,或是由於其像魚一樣在水中嬉戲,故而得名“鱷魚”。鱷魚不僅身體巨大,而且看起來十分凶惡,很多動物都害怕它。

鱷魚是迄今發現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動物之一,它是在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約兩億年前)由兩棲類進化而來,延續至今仍是半水生且性情凶猛的爬行動物,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恐龍的滅絕不管是環境的影響,還是自身的原因,都已是化石;鱷魚的存在證明它更加強盛的生命力。

鱷魚之所以引起特別關注乃因其在進化史上的地位:鱷是現存生物中與史前時代似恐龍的爬蟲類動物相聯結的最後紐帶;同時,大量的各種鱷化石已被發現;4個亞目中有3個已經絕滅。根據這些廣泛的化石紀錄,有可能建立起鱷和其他脊椎動物間明確關係。

鱷是生態價值、科學價值和經濟價值極高的野生動物。

暹羅鱷(Siamese crocodile)隸屬爬行綱、鱷魚目、鱷科,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它具有繁殖能力強、生長快、抗病力強、皮質優良等優點,是我國人工飼養最多的鱷魚之一。

通常為體形巨大的爬行動物,屬肉食性動物,公認鱷的品種共23種。

刺 蝟

刺蝟屬於哺乳動物中的蝟形目,是異溫動物(Heterothermic)。它體肥矮、爪銳利、眼小、毛短,渾身布滿短而密的刺。普通刺蝟棲山地、森林、草原、農田、灌叢等地,晝伏夜出,取食各種小動物,兼食植物,有時危害瓜果。

別看刺蝟身體小,很多大型動物都不敢招惹它,誰讓它背上長滿了鋒利的尖刺呢?

刺蝟是一種體長不過25厘米的小型哺乳動物,成年刺蝟體重可達2.5公斤。體背和體側滿布棘刺,頭、尾和腹麵被毛;嘴尖而長,耳小,四肢短,尾短;前後足均具5趾,蹠行,少數種類前足四趾;蜷縮成團時頭和四足均不可見。齒36~44枚,均具尖銳齒尖,適於食蟲;除肚子外全身長有硬刺,短小的尾巴也埋藏在棘刺中。受驚時,它的頭朝腹麵彎曲,身體蜷縮成一團,卷成如刺球狀,包住頭和四肢,渾身豎起棘刺,以保護自身。和豪豬不同,刺蝟的刺不能脫落。刺蝟有非常長的鼻子,且它的觸覺和嗅覺很發達。它最喜愛的食物是螞蟻與白蟻。

在野生環境自由生存的刺蝟會為公園、花園、小院清除蟲蛹、老鼠和蛇,是不用付薪水的園丁。當然,有時難免也會偷吃一兩個果子,這隻是說明它餓極了。雖然身單力薄,行動遲緩,卻有一套保護自己的好本領。刺蝟身上長著粗短的棘刺,連短小的尾巴也埋藏在棘刺中。當遇到敵人襲擊時,它的頭朝腹麵彎曲,身體蜷縮成一團,包住頭和四肢,渾身豎起鋼刺般的棘刺,宛如古戰場上的“鐵蒺藜”,使襲擊者無從下手。刺蝟扒洞為窩,白天隱匿在巢內,黃昏後才出來活動。

青 蛙

青蛙是兩棲綱無尾目的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 蛙體型較苗條,多善於遊泳。 頸部不明顯,無肋骨。前肢的尺骨與橈骨愈合,後肢的脛骨與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靈活轉動,但四肢肌肉發達。

大嘴巴的青蛙喜歡“ 呱呱呱”地唱歌。你知道嗎,它捉害蟲的時候也很厲害呢。

最原始的青蛙在三疊紀早開始進化。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始蛙亞目、中蛙亞目、新蛙亞目。現今最早有跳躍動作的青蛙出現在侏羅紀。因為青蛙是以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為主食,因此必須棲息於水邊。

無尾目是屬於兩棲綱的動物,成體基本無尾,卵一般產於水中,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態,成體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數皮膚也有部分呼吸功能。主要包括兩類動物:蛙和蟾蜍。這兩類動物沒有太嚴格的區別,有的一科中同時包括兩種。

無尾目是生物從水中走上陸地的第一步,比其他兩棲綱生物要先進,雖然多數已經可以離開水生活,但繁殖仍然離不開水,卵需要在水中經過變態才能成長。因此不如爬行綱動物先進,爬行綱動物已經可以完全離開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