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襄陽城事了(1 / 2)

看著眼前繁華的襄陽城莫墨有些感慨,回想起曾經聽過一句話,不過已然已記不清出處了,這句話是這樣說的‘強秦,盛唐,弱宋,崖山之後無華夏’當時莫墨看到這句話時咋一感覺好像有些道理,然後仔細思索後發現簡直狗屁不通。什麼崖山之後無華夏,縱觀華夏上下五千年的曆史,我華夏之人什麼時候膝蓋軟過?哪怕是清代還有虎門銷煙呢,就更不要說現在電視上還經常放的抗日戰爭了。

不過按照各個朝代軍隊的表現,宋朝確實慫了點,不過這也是多方麵的的原因造成的,雖然宋朝的軍隊戰鬥力疲軟,但他的發達繁華程度卻是許多朝代無法比擬的。

走進襄陽城,莫墨一邊欣賞著襄陽城的景色一邊回憶一些宋朝的資料。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是中國曆史上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曆史階段,共十八帝,享國三百十九年,而他現在應該處於南宋後期,因為此時金已經被滅,現在正處於蒙宋兩國交戰的時期。

宋朝軍隊戰鬥力底下絕大部分是由於當時的政策和軍事製度有關。公元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宋太祖為了避免中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的亂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針,一方麵加強了中央集權,另一方麵剝奪武將兵權。

建隆二年(961年)七月與開寶二年(969年)十月,宋太祖收攬兵權,(曆史上流傳處“杯酒釋兵權”的戲劇性學說),將手握重兵的將軍與地方官吏的武將軍權予以剝奪,委以虛職,並改以文官帶軍,將軍權與財政大權全部集中到中央。將領所管轄的士兵甚至不認識將領的事情屢見不鮮,宋朝因此得以免於出現唐朝藩鎮割據的局麵。但是這也導致宋朝在軍事上長期萎靡不振,讓宋朝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失敗。

正所謂成也風雲敗也風雲,雖然宋朝的這種製度成功的避免了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的亂象,不過也導致了軍事上長期萎靡不振,這也是為什麼宋朝明明如此繁華卻被冠以弱宋的稱號。

而後,宋朝也因為這樣的政策於1276年被元朝攻占臨安,崖山海戰後,徹底滅亡。

回憶完自己腦海中關於宋朝的資料後莫墨有些苦惱,想要改變弱宋的局麵就必須廢除文官帶兵重文輕武的政策,然而改變這個政策無疑會損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從而得罪天下的所有學子以及各大世家大族,搞不好不但國家沒強大起來反而內憂外亂之下直接崩塌比原先滅亡的更快。

“麻煩啊麻煩,不過這樣才有挑戰性啊。”莫墨的嘴角微微翹起。

“襄陽之戰是元滅南宋的一次重要戰役,這次戰役從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蒙將阿術進攻襄陽的安陽灘之戰開始,中經宋呂文煥反包圍戰,張貴張順援襄之戰,龍尾洲之戰和樊城之戰,終因孤城無援,鹹淳九年(1273年)呂文煥力竭降元,曆時近6年,以南宋襄樊失陷而告結束。而原劇中小龍女離開古墓後楊過一路追尋到襄陽,恰遇黃蓉產下郭襄與郭破虜,而楊過與小龍女再次相逢已是十六年後,而十六年後襄陽城還沒破,也就是說自己至少還有十六年的時間,時間還是很充足的嘛。”

想到這裏莫墨安心了不少,不過為了避免意外,他準備去做點事,回憶了一下莫墨發現一些小說中發展國家之類的一般都是改革,發展科技,發展教育,莫墨決定不按這個套路來,他要換一個套路。

問了一下路上的行人,莫墨帶著李莫愁和小龍女來到了郭靖的府邸,或許是受武林風氣的影響,郭府並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節,通報了名號後就有下人直接將莫墨三人帶入了府中,並不需要在門外等候。

隨著仆人一路前行莫墨發現這個府邸雖然是不太大,不過布置的卻頗為不凡,房與房之間錯落有致,隱隱形成一種陣勢,通道蜿蜒,如果有大軍攻入府中就會被這些房子阻擋然後分化無法形成有效的衝擊,而且府中的假山林木與通道之間又隱隱形成一種陣勢,不熟悉的人進入其中會非常容易迷路。這應該是郭靖和黃蓉的手筆了,畢竟一個身負武穆遺書精通兵法,一個的父親又精通奇門遁甲,在府邸中這樣布置也不足為奇。

在仆人的帶領下莫墨他們經過一分多鍾終於來到了一個大廳中,而在莫墨他們到來之前廳中已經有兩人在等候。那是一個男子與一美婦,男子大概三十歲左右,國字臉,相貌堂堂,眼神清澈明亮,身上充滿了令人信服的氣質,而美婦大概二十四五歲,充滿了成熟的風韻,雖然肚子高高隆起,不過卻絲毫沒有讓她的美麗削減,反而更增添了一分母性的光輝,讓她更加美麗動人,想來這應該就是郭靖與黃蓉兩人了。

Tip:收藏+分享諸天萬界奪寶錄,是对网站最大的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