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農家牙祭(1 / 2)

從大學到工作,多年來,韓玉從來沒有睡的這麼香過。

“小玉,快起來啦,爹割肉回來了,等會兒打牙祭,你要是不起來,下次就不知道猴年馬月了。”

看到韓子明拎著拳頭大的一疙瘩肉回來,韓冬興奮得小臉通紅,小腿奔到屋裏,搖晃著韓玉嚷道。

盡管對肉食不太感興趣,但韓玉還是被韓冬感染,從床上蹦下來,穿好鞋子,出來看看,這農家所謂的打牙祭到底是什麼個情況。

韓俊看到韓玉屁顛屁顛跑出來,憨厚一笑,手放在她的頭上,說道:“一說打牙祭,誰都沒你跑得快。”

前世,她還在母親肚子裏的時候,便被那個男人拋棄了。

母親雖然還年輕漂亮,並沒有嫁人,一邊辛苦工作,還一手把她帶她,給她提供最好的條件,食宿不差,自然少不得各種肉。後來大了,特別是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為了保持身材,她吃的很清淡,最多也就吃些脂肪較少的牛肉。

盡管重生在一個還不清楚什麼時代的地方,但她對肉還是沒什麼大的訴求。

讓他這麼積極蹦出來的動力,是想好好看看這個時代的農村生活,所謂的打牙祭是怎麼舉行的。

封建社會中,不論哪個朝代,一旦牽扯到“祭”,都是非常重大的事情。

風調雨順、天旱不雨,要祭蒼天;驅邪鎮宅,保家護院,要祭門神;五穀豐登,糧倉幹癟,要祭糧神……每年十二月二十三,祭老灶神;甚至吃個肉,都要焚香秉燭,拜天地祖宗,請灶神來吃上幾口,保佑家人平安祥和,不生病。

林氏滿臉慈祥笑意,對三個小家夥,說道:“大娃子,看好弟弟妹妹,不要亂說話,別亂動,老老實實看著就好。”

韓子明一臉嚴肅,回頭看了一眼,那眼神就好似在警告:誰要是敢在這節骨眼上搗蛋,驚了天地先人,看我不打斷他的腿!

從古自今,嚴父和慈母,這是一般家庭的標配。

前世沒有父親的韓玉,看到韓子明的眼神,還是不由得微微哆嗦了一下。

另外兩個小家夥,也都板著臉,一動不動站著一旁,表情凝重地看著爹娘忙活。

先是灶屋裏,林氏把那一塊肉在家裏最大的地鍋裏,煮了好一會兒,直到用筷子挑了一下,確認爛熟了。

韓子明端了個很破舊的托板,放在灶台上,又拿了個家裏唯一一個沒有豁口的瓷碗,放在托板上,一雙筷子捅進肉裏,挑進碗中。那塊肉在碗裏躺著,韓子明又取了一雙筷子,豎直地插進肉中。

韓冬和韓俊兩人使勁大口呼吸,特別是韓冬,一直咕嘟咕嘟吞咽著口水。

韓玉手剛剛捂在嘴上,還沒笑出來,被韓俊拉了拉袖口,她連忙忍住笑意,裝模作樣站著。

林氏剛才就去堂屋裏,弄好了幾遝紙,裏麵加上紙錢,都碾得跟扇子一樣,放在籃子裏,跟在韓子明背後。

韓子明端著托板,先是到了院子裏,往地上一放,轉身從林氏手中籃子裏拿了一遝紙,吹了火折子燃著,“撲通”跪下去,一臉虔誠地磕了三個響頭,嘴裏還不停說道:“老天爺,老地爺,保佑我韓家平平安安,日子越過越好,孩子長大個個有出息。”

等紙燒完了,韓子明端好托板站起來,往堂屋裏去,也是燒紙磕頭,給祖先的排位磕了頭,求了庇佑。

“你看,咱韓家的祖先們多高興!”

林氏看著往屋頂飄飛的紙灰,笑著說道。

古代人燒紙的時候,紙灰飛的越高,就覺得被祭拜的對象越高興。

最後一站是灶屋裏,韓子明把托板放在灶台上,跪下去磕了三個頭,鏗鏘有力地說道:“老灶爺在上,我韓家小女兒大病痊愈,是家裏的大事,特意割了塊肉,打打牙祭,老灶爺先請品嚐。保佑我韓家人人無病無災。趕明兒日子好過了點了,一定弄更多的貢品。”

“好了,孩子他娘,蒸幾個饃,燒點米茶,炒個雞蛋,把肉跟木耳炒了,準備開飯。”

所有的程序,走到這裏,算是結束了。韓子明站起來,正式宣布,隨後一下把韓玉抱起來,舉到頭上,“小玉,瞧你小臉髒的,來爹給你洗洗。”

韓玉小手在韓子明的額頭上摸了幾把,說道:“爹,你腦袋上很多土。”

“土喇(la,俗語,就是土的意思)可是好東西,是咱鄉下人的寶。”

韓子明古銅色的皮膚,非常強壯,笑嗬嗬地說罷,他來到井邊,放下韓玉,打了桶水,先給她洗洗手,洗洗臉,洗得白白淨淨,又把自個兒腦袋瓜上的土洗掉。

韓俊燒火,林氏在廚房裏忙活了小半個時辰。

炒了一盤雞蛋青菜葉、把煮好的肉有切成片和木耳炒了一盤,五六個玉米麵饅頭,熬了半鍋米茶。

堂屋裏,一家五口圍成一桌,畢竟是古代鄉下,餐桌上沒什麼規矩,自個兒想吃啥自己夾,吃飽算數。

令韓玉覺得稀奇的是這種叫做米茶的東西,還有玉米麵饃饃。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