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杏花村和金錢莊的交界處,這三個水塘的旁邊有一戶人家。男主人叫韓玉堂,女主人趙氏,家裏本來育有三兒三女,後來死了一兒一女。
韓玉堂本來姓祁,不是杏花村人,被村裏的老漢——韓天順收養。韓天順雖然也是姓韓,但和韓玉所在的韓家並沒有什麼血親關係,就是很多年前躲避禍亂搬遷過來定居繁衍而已。
韓玉就站在十字路口,日頭很大,刺得人眼睛生疼,她小手在眉骨間搭了個涼棚,往四個方向看了看,東邊的林子影影綽綽,還隱隱約約有小孩子說話的聲音,便奔了過去。
“文才,讓我也騎一會兒吧。”
“我先說的,要是讓騎,肯定也是我先騎。”
“以後要是當了大將軍,騎著高頭大馬,拿著大刀,那多帶勁兒啊!而且天天打牙祭,有酒喝,有肉吃,娶個婆娘生一窩娃子,長大跟著我去打仗……”
……
走的近了,小孩子說話的聲音更加明晰,大將軍那句,正是韓冬的聲音。
進了樹林之後,一匹全白色的馬映入眼簾,馬背上坐著一個有七八歲左右的少年,一臉的笑容,不乏得意的神色,高高在上地看著下麵圍著的孩子。這少年叫韓文才,是韓玉堂的小兒子,今年正好八歲。韓玉堂是個大老粗,自幼跑著去經商,掙了不少的錢,家裏比較富足。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極其低下,幸好在鄉下沒有所謂的階級觀念,大家都不太在意,但韓玉堂還是想改變這個現狀,給兩個兒子請了專門教書的先生,想讓後輩走上仕途。
“不是我不讓你們騎,這馬認生,還有你們從來沒騎過,萬一摔下來斷了腿,那可是要瘸一輩子的,怎麼辦?”
韓文才很是享受馬下一幫人的簇擁,但他並沒有表現出什麼鄙夷和諷刺,非常平淡地說道,說完之後,他朝韓玉看了一眼,笑著說道,“韓冬,韓俊,你家妹子估計喊你們回家吃飯呢。”
“哥,娘叫你們回家。對了,雷蛋兒,大娘也叫你回去。”
韓玉被他這麼一看一說,才猛地回過神來,紅著小臉,連忙說道。其實在她的腦海裏,是唐僧騎著白龍馬走在西天路上的情形。
這韓文才雖然也是鄉下的土娃子,但穿衣打扮明顯幹淨一些,皮膚白皙,眼睛明亮有神,似兩汪清泉,從氣質上來看,似乎比看起來的年齡成熟一些。
“小玉,你想不想騎馬?以後等我當上了大將軍,有了本事,也給你買一匹白色的高頭大馬,讓你風光風光。”
韓冬上來,拉住韓玉的手,信誓旦旦地說道,還不時眼饞地回頭看,很羨慕。
韓俊上來笑著摸了摸韓玉的臉蛋,又對好韓冬嚴肅地說道:“好了,別看了。回去的晚了,娘要生氣,罰你跪,讓你沒飯吃。”
三兄妹剛剛轉身想要離開,身後響起了“噠噠”的馬蹄聲。
“小玉,你想不想騎上來試試?”
韓文才拉著韁繩,停在三人身邊,兩個眼睛彎成了月牙,笑著說道。
韓玉回道:“太高了,我怕摔著。而且你不是說了嗎,這馬兒認生。”
“沒關係,趕明兒你可以常常來找我玩,我教你,等它認識你了,就不會摔下來,馬是非常通人性的。”
說罷,韓文才在馬背上輕輕拍了兩下,這白馬果真通人性,懂得他的意思,“噠噠噠”向前走去,他還回頭笑一下。
韓冬有些不服氣,說道:“小玉,我看文才喜歡上你了。我們搶著騎他都不讓,偏偏讓你騎。”
韓俊“咚”的在韓冬的彈了一下,並沒有使太多力氣,怒道:“你懂個屁,再亂說,我還叫你吃糖葫蘆!”
吃糖葫蘆,就是拿手指在頭上彈,“咚咚咚”的聲音像是咀嚼糖葫蘆時候發出來的,因此而得名。
吃過糖葫蘆之後,韓冬疼得吸了口氣,揉了揉,撇了撇嘴,老實了。
“爹,娘,咱家啥時候能買匹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