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隻肥嘟嘟的老母雞,一隻少說也有三五斤重,各個都是心尖尖上的肉,這忽然少了一隻,林氏哪裏會不著急,喊了幾個娃子,在院裏各個旮旯裏找,真真是“活要見雞,死要見屍。”
“他娘,別領著幾個娃子在這瞎倒騰了,你去隔壁蠻子家、鐵寶家都看看,說不定膀子(翅膀)沒有剪好,讓它飛過去了。”
韓子明在一旁看得心焦,耐不住性子,朝林氏喊了一喊。
隔著牆,東邊是兩戶人家,南邊的是張蠻子,也就是那天見到馬氏的男人;北邊的是韓鐵寶,是韓天順的小兒子,也就是韓玉堂名義上的弟弟。幾家鄰裏關係處的都不錯,也都是多少年的交情了。
韓玉趴在雞圈邊上,凝視著牆上的一處成人巴掌大小的窟窿,這在農家叫“揚汙嘴子”,是為了能夠及時排除家禽家畜圈裏的汙水等髒東西,專門挖的一處開口。這開口處汙泥上的腳印吸引了韓玉的注意。雞爪有四趾,踩出來的印記應該也是四分叉,而且不小,但這汙泥上都是很小的爪子踩出來的,幾根趾頭已經看不出來,而且邊上有零零星星的雞毛散落。想到這裏,韓玉覺得隻有一種可能:黃鼠狼。
不等林氏出門,韓玉跑到院子中央,立在韓子明的身邊,說道:“爹,娘,咱家的雞,是不是黃皮子過來偷吃的?”
黃鼬,俗名黃鼠狼,在這農家,口語中稱之為黃皮子,被一些迷信的人當做靈氣之物,對它敬畏有加,甚至尊稱為“黃大仙”。
韓玉多少了解過,黃鼠狼是雜食性動物,在野外以鼠類為主食,也吃鳥卵及幼雛、魚、蛙和昆蟲;在住家附近,常在夜間偷襲家禽,首先吸食其血液,再吃內髒及軀體,性嗜吸血。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益獸,但因為不時偷雞,在農家人眼裏變成了害獸。至今來流傳著一句諺語:黃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淨胡說!咱這窮家,耗子來了都能麵黃肌瘦含淚爬出去,黃大仙沒事來幹啥!我得去問個清楚。”
說罷,林氏一轉身出了門樓,沒了身影,匆匆趕去了。
“你聽聽,你娘說的啥話,咱家有這麼窮嗎?別管是不是黃皮子過來吃的,不去看看,她死不了這個心。”
韓子明說完話,站起來,走到雞圈,跨了進去,蹲在那洞口處看個究竟,不一會兒又跨出來,哀歎著說道,“那不是它還能有誰?”
韓玉問道:“爹,這黃皮子能抓不?”
韓冬和韓俊一聽,也都圍了上來,仔細聽著。韓子明若有所思地說道:“抓倒是能抓,不好辦。”
韓俊一臉興奮地說道:“外麵常有貨郎擔子喊著收黃皮子,要是能抓,說不定賣點錢呢。”
韓冬則是眉頭皺著,摸著下巴,慢吞吞地說道:“就是不知道,這黃皮子的肉能不能吃。”
“你小子,不想活了,黃大仙的肉都想吃!讓你娘知道,非說叨你大半輩子。”
韓子明笑著在韓冬的頭上象征性地摸了一把,開玩笑地說道,“我給你們說,這黃皮子的肉不能吃,就是皮值錢。特別是霜降後,它尾巴尖上的那點毛,可是上等的狼毫,做成毛筆,那絕對也是上好的。真能抓到,還賣給貨郎擔子幹啥,寨上的月祥,那老頭就是做毛筆的,他也收,價錢給的高,少說能拿個十文錢。”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天氣漸冷,開始有霜。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可見“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一般是發生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換成農曆便是九月的中旬,也是秋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
享有“中國詩歌史上現存最早文人七言詩”美譽的曹丕《燕歌行》,第一句便是: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都有意無意提到“霜降”。
韓冬一下子來了精神,瞪大眼睛說道:“那咱們天天抓,不是有好多錢拿?”
“死娃子,你也不想想。要是人人能抓,天天能抓,那黃皮子還不早早就絕了種?”
韓子明又伸手拍了一下韓冬的頭,“現在就是抓了,也值不了幾個錢兒,今兒我就先把揚汙嘴子給堵上,等霜降了,逮它兩隻黃皮子,也算是給咱家死去的雞報仇了。”
“不光咱家,他兩家的雞也被偷了。”
正好這個時候,林氏從外回來,一臉的沮喪,有氣無力地說道,“這黃大仙吃就吃了,權當破財消災了,你別淨想歪點子,萬一捅出婁子來,惹得大仙生氣,咱可擔當不起。”
韓子明滿臉的無奈,有些沒好氣地說道:“什麼黃大仙綠大仙的,你都聽誰說的,不就是黃皮子嗎,搞的神神鬼鬼。要真是大仙,還偷人家的雞吃?!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