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潛修(1 / 3)

曆史悠久的禪蓮寺居於高聳入雲的鵬山之巔,連綿不絕的鵬山上環繞著不少小峰,巍峨雄偉,佛門本就是最喜清淨,然而在整座鵬山的後方生活著一群爭強好鬥的僧人,他們有的赤手空拳,有的手持各類佛門武器,比如金剛鑽、戒刀、月牙鏟之類。

也許這些僧人並不出眾,就算是丟進人堆也和普通的和尚沒什麼區別,隻是若你自己去摸到他的肩膀,你會發現那突然而來的爆發力足足能夠將你震開五六米左右,他們終日生活在鵬山後方,是整個禪蓮寺千百年來的守護者,也是護衛整個秋碧縣的最後一層防禦,他們就是少林武僧。

談到少林,或許沒有人會陌生,眾所周知少林武學天下之最,若論道家功法,少林武功更貼近自然,自古以來便有“創天下武功之先驅,集天下武功之大成”之稱,足可以想象少林寺在武林一百零八門派中的地位至少是排列前三的位置,而禪蓮寺後山的這群武僧雖比不上如今南北少林,但也是少林寺的一截分支。

“喝”!

清泉潺潺,瓊樓玉宇,芭蕉搖曳,此刻在禪蓮寺後山,一個眉目清秀,單掌砸磚的少年,少年身穿一襲淺藍色僧袍,渾身豆大的汗珠不斷從眉頭滲出,望著滿地的碎磚,通紅的雙手,少年不禁露出淡淡苦笑。

“終究還是不夠啊”,少年輕歎,這些天自從被帶到這裏來,少年就無時不刻都在不停劈磚,雖然偶爾會手指淤青,但是每次休息一夜後便自動消散,這讓訓練大打折扣。

盡管他知道這已經是自己的極限,若是不休息再下去訓練非骨折不可,但他不在乎,因為他的時間不多了。

都說歲月是一把催命的刀,任問修自從自從在山下一役,已有半年有餘,也許半年時間對於一般的人來說不算什麼,當任問修終究還是一個離家的孩子,可憐他到現在仍然不知道家裏發生的一切。

順著瀑布激流,任問修脫光全身衣物,奮力向前邁去。

一步,兩步,三步……

越往前走,水流愈發湍急,隨著任問修步伐加緊,突然在瀑布之下,一個漩渦漸漸形成,漩渦約有半米來寬,差不多一個成年人從肩到手腕的距離,隻是正當漩渦越卷越大之時,任問修倏然一掌拍下。

“啪啪啪”,連續數掌落在漩渦眼兒中,濺起零星水花,就在這時,不知從何處忽然一股強烈的吸力猛然從漩渦中產生,借著這股引力,任問修縱身一躍,猛然跳進水中。

閉息訣,少林的調息功法中的一種,本來這斂息訣是必須選取空氣新鮮的場所,先盡量緩慢地將全身濁氣呼出體外,再均勻地分三口吸氣入腹部,如此反複十餘次後,再用吸氣、盡量閉氣保持,後以口發“撲”音噴呼體內之氣,再閉氣一會,吸氣。

可誰曾想這任問修一拿到功法後就興衝衝跑到瀑布下去衝涼,然後被突如其來的湖麵漩渦卷進湖底,結果這家夥硬是把‘閉息訣’活生生給練成‘斂息訣’。

要知道正常人若是在水中不呼吸最多不能超過一分鍾,就算是經常鍛煉遊泳,水性極好的人來說,最多也不能超過五分鍾,可這家夥在湖底一待就是一刻鍾,若緊緊如此也就罷,更氣人的是越接近湖底的地麵,水中的壓強就越大,湖底的不僅僅有鵝卵石、碎砂礫,還有隨時衝擊的激流,稍不留神便會被衝入其中,來個近距離地麵接觸。

“呼呼”

突然,任問修從水中探出了頭,無數的水花順著發絲留下,輕輕一甩通通落入水中。

“真舒服,可惜師父說我塵緣未了,不能皈依,若是能夠這麼練下去就好,可是我能等,老媽那邊肯定等不了,看看還是找個時間下山回家看看”,任問修自言自語。

佛門弟子,小乘分為在家居士、隱者、沙彌或者沙彌尼、式叉摩那或者式叉摩尼、比丘或者比丘尼,一般來說,受五戒發心皈依者,放棄不了自己家庭的人,可以作為佛門的在家居士。

在家居士,顧名思義就是在家修行的人,這一類的人雖然沒有完全皈依三寶,但是誠心修行,故而也可以當做佛門是的俗家子弟。

再說說五戒,五戒是佛教的根本大戒,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欲修天道,先修人道,人道有損,天道乃何,人道有餘,天道乃成,佛門本就講究清淨因果,以功德證道,你所作的功德越多,你所受的果報就越多。

反之你若是惡貫滿盈,無惡不作,且不說死後是否還有地府之類的,即使一時僥幸逃過懲罰,但是你的後代子嗣便會就可能為你承擔惡果,這就是佛門所說的共業,當然也會有人為求生而去挖墳等事情發生,若人真的有靈魂,那麼你的魂魄也不會安息,都知道紙是保不住火的,何必圖一時的痛快,犯下不可彌補的千古罪業。

剛才咱們說到五戒,想必還不知道五戒是什麼,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眾所周知,酒是遮戒,喝酒誤事,酒其實一個好東西,但是凡事過量便是災,若你是養生喝一點點小酒便可以起到非常微妙的效果,可是你若是在開車前喝酒,盡管隻是一點點,但是所造成的損失也不是我們能夠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