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地下的湖(二)(1 / 2)

這兩者之間的差別不過是大小和材質。一個選用了青銅鑄,一個是利用了天然水域。單從造型上來講,兩者如出一轍。要說這青銅太陽輪因為體積小,分成五個等份的圓還相對簡單,但是這裏可是十足的水域,硬是被人用五堆白骨給分成了五份,在沒有航拍和測量儀器的古代,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騎在三足蟾的背上,查文斌第一次仔細地研究起手中這塊不起眼的青銅器物。單純從做工上來講,如果拋開那精確計算過的麵積劃分,甚至比不上那些青銅棺來得精美。從材質上看,這也不過是一件普通的青銅物件,拿在手中沉甸甸的。

反複觀察之後,除了實心圓盤上有一處小小的凹陷之外,沒有一絲花紋或者銘文的記載,也正是這個小小的凹陷,讓他再次提高了興趣。

如果說這個凹陷代表著腳下的溫泉出水口呢?查文斌不再多想,拍了拍三足蟾的鼻尖,一個翻身,落入了水中。

這兒的水比他想象中要深一些,他幾次都沒探到底部,隻好扶著三足蟾的身子,在那踩著水。

射燈的光線,也沒有穿透整個水底,因為又向上泛著水花,看也看不清,看來自己對這片水域剛才的理解還有些偏差。四周向中間靠攏的確是越來越淺,但隨著骨頭沒了,水又突然加深起來,看來這下麵至少在前段時間以前出水量都不會小到哪裏去,才會形成這樣的水底地貌。

試著把身上的東西都放到了一起,又係了係乾坤袋的紮口,確保不會偏離之後,查文斌深吸了一口氣,一個猛子就紮進了水裏。因為這兒水流是從下往上,加上人本身又有浮力,每次下潛不到兩米,就再也不能繼續,越往下就覺得浮力越大。他反複嚐試了幾次,累得筋疲力盡,隻好作罷。

看了看四周,除了那一堆堆骨頭之外就是些細小的鵝卵石,連塊壓重的大石頭都沒有,對於自己心中圓盤中間那個凹陷的判斷,查文斌總覺得不去看一眼的話會有些遺憾。正扶著三足蟾喘氣的他,忽然想到,這家夥精通水性,不知道它能不能帶著自己下去?遊到三足蟾的跟前,查文斌輕輕撫著它的鼻子討好地說道:“夥計,能不能帶著我潛到水底試試?”

沒等他有所準備,三足蟾身子一沉,大半個身體已經沒入了水中,查文斌見機一個翻身,死死地抱住了它的脖子。三足蟾那強壯有力的大腿一蹬,瞬間就把兩邊的水分開,持續向下潛去。

一開始,因為那些水中的雜質和氣泡,查文斌連眼睛都睜不開,隻是覺得周邊的水溫在逐漸上升,浮力也越來越大,不得不抓緊了三足蟾才得以繼續。等到他覺得耳朵裏開始有了嗡嗡聲,意味著這裏的深度已經達到了人在無保護狀態下能承受的最大值,他便再次嚐試著睜開眼睛。

借著射燈的光線,他們貌似已經到了水底,暖烘烘的皮膚告訴他這裏的溫度起碼在30攝氏度。也不知是他們停止了動作還是這兒的水質更好,他已經能大致看清三米範圍內的東西。

三足蟾的眼睛在水底一樣泛著綠光,也正是這一絲光線讓他有了暫時的安全感,放眼望去,腳下似乎是一塊比較平坦的地兒,從水中那汩汩向上躥的熱浪來看,那個出水孔似乎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大,於是他便四下搜尋起來。

離三足蟾不過一米遠的地上,有幾塊光滑的黑色物體,出水孔應該就是在那兒了。他催動著三足蟾往那邊挪挪位置,可是連續幾次這蛤蟆都沒有動,水底下沒法用語言溝通,查文斌隻能盡力地用手摸了摸它的鼻子,再指前方一米遠的位置。三足蟾像是不怎麼情願,終於向前走去,不過隨著這一動,水裏的環境也起了變化。各種水底的塵埃被帶起,讓他的視線一時陷入了模糊。

水下越深,氧氣的消耗量就越大,現在下水已經差不多有兩分鍾時間了,他覺得已經快要支撐不住了,隻好兩腿一夾蛤蟆的肚子,三足蟾這下倒是挺配合的,用力一蹬,便朝著水麵浮去。

臨走前,借著這一次機會,查文斌終於看清,這水底之下,赫然躺著一張八卦圖,分別用黑白兩種顏色的石頭構成了陰陽兩條魚,他看見的那個位置正有一個臉盆大小的出水孔,而模糊的視線中,好像剛才蛤蟆停留的位置也還有另外一個孔。

未來得及觀察,三足蟾已經帶著他脫離了水底,浮出了水麵。查文斌大口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好一陣子才緩過神來,在他的腦海中,似乎後來那個孔和最先看見的那個孔之間還放著一個條形的東西,具體是什麼,已經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