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螢光流火從來閑話益笑資,空穀來風漫把古壁論摩尼(1)(1 / 3)

陽春三月,宰相堖村外的山野裏到處春風洋溢,春光隱約。

山坡上小草破土,方才露出塵塵的嫩芽,用初涉人世的小生命的羞澀和好奇,伸頭探腦地窺探著春天的消息;各種各樣早春的山花兒綻開笑臉,用一片萬紫千紅的豔麗顯示著自己的勃勃生機;而在村後層層疊疊的梯田裏,剛剛爆出綠芽的杏花樹上,已是繁花似錦,滿綴枝頭;給這早春的山野送來了春天的燦爛和明媚。

田野裏,山民們吆喝牛羊的聲聲呼喊,山澗裏剛剛融化的溪水與樹上啼春的鳥鳴交相呼應,組成了一首自然和諧的奏鳴曲,傳響在高低不平的山間穀地。

和煦的春風,帶著馥鬱的花香和山地裏特有的氣息,輕輕吹過,溫柔地撫摸著每個人的臉龐,送給人一種春日裏特有的蓬蓬勃勃的愉悅和歡暢,一種讓人無法掩抑的生動和起伏跌宕的激情。

這天,初春的太陽剛剛出山,楊二冬爬起來穿好衣服,也顧不上吃飯,去廚房裏拿了個冷饅頭,然後出了院門,踏著崎嶇不平的山道,磕磕絆絆地邊啃著饃頭邊上了村委會。

宰相堖村的村長兼書記楊二冬是楊大牛的堂兄。他從十八歲參軍,在部隊入了黨,從戰士到班長,熬了整整九個年頭,最後轉業回村,當了治安主任。在宰相堖發生的哄搶古墓案中,老村長秦公義去世後,他便接了班,仍是村長書記一肩挑。

楊二冬為人辦事不像秦公義那樣死板,他個子不高,人又長得粗粗壯壯,看上去憨厚樸實,但卻天生地精明幹練,為人圓滑,精於算計;他不僅把鄰裏關係處理得一團和氣,誰都說不出個什麼來;就連那些神氣活現、讓人望而生畏的縣鄉領導,隻要說起他來,沒個不豎大拇指誇讚的,也沒個不連聲說好的。

這幾年,龍城市興起蓋房熱潮,舊城被拆得亂七八糟;緊接著,一座座摩天大樓拔地而起,把古老的龍城徹徹底底換了個新樣,很顯現代化的氣勢。

在這場熱潮中,楊二冬似乎感悟到些什麼。他跑市上縣,托熟人、找領導,幾番奔走後,看準了開采石場的行道。

宰相堖地處邊山,離固縣城裏不過十幾華裏;而從村裏到市區也隻有二十幾公裏。前幾年村裏人騎自行車到市裏頭,也不過幾個鍾頭。這樣近的距離,再加上村子裏山上那麼多的青石,無疑對他的選擇有了個定論。

楊二冬看準了這行道,便馬上落實。他通過鄉裏的領導,請信用社主任吃了幾桌飯,從信用社貸了二十萬元,用村辦企業的名義,在村子不遠的山口開了個采石場。場裏全是村裏的青壯年,他們學城裏人的規矩,按人分配工作,按月發放工資,居然搞得頭頭是道。不到一年時間,不光還清了貸款,還給村裏賺回了一百多萬元。楊二冬用這些錢為村裏人辦好事,蓋新房、通電視、修馬路;楊二冬自已也把破吉普換成了新款桑塔納,成日裏奔走在龍城市拉關係,聯係業務,為村裏頭攬回一筆筆送料石業務。

隻是,這送石料的業務也很辛苦,最大的風險就是結不了賬,收不回錢。不過,楊二冬有自已的殺手鐧,他讓正做著稅務局副局長的侄子楊先進來幫忙,結果,不管是攬業務還是收賬,都挺見成效。今天,他同先進說好,準備見見陽光集團的老板,再攬點送石料的業務。

楊二冬走在路上,正好碰上了晨練的秦教授,他把楊二冬拉到一旁,神秘地說,這幾天他去了趟五指峰後的大草甸,經過一整天考證,發現那裏有座周代的廟,供奉的是你們楊氏始祖之一的楊杼。

秦教授講,根據他的考證,楊杼是史籍中桐葉封弟的主角叔虞的二兒子;在周康王六年,康王姬釗封堂弟姬杼為楊侯,采邑在晉省洪洞縣東南的地方,史稱楊侯國。這支姬姓子孫以楊為姓,史傳“周朝三封楊侯國之謂也!”楊杼之妻姒氏生二子,叫伯沃、仲沃;楊伯沃襲爵楊侯;楊仲沃則官拜中卿大夫,在朝中做官。仲沃生有三子,其次子楊乙精於器樂巧工,曾陪同周穆王西巡,回國後擔任司空一職。

根據周代的製度,宗親子弟除長子承襲封爵,其餘子弟多在朝廷為官。這楊仲沃官至中卿,相當於後世的宰相一類官職,所以,秦教授判斷,這就是宰相堖名稱的由來。楊仲沃的次子楊丙,官至司空,相當於現在的建設部長;他們這種顯赫的名門望族,怎麼會在這裏出現?這是一個待解的謎團。

大草甸雖然在宰相堖村的範圍,但它地處五指峰後,離村子又有幾十公裏的山路,很不好走,因此,那裏便成了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地。前幾年國家組織土地普查,楊二冬跟鄉土地辦的人去過那裏,也隻是遠遠地看了看;隻知道那裏是一片很大的沼澤地,薄霧輕籠,雲煙四合,很難看到廬山真麵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