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劉局長的彙報和田市長的解說,常委們便七嘴八舌地開了腔。大家有個共同的感受,這幾年富了一批人,而這些人又多是些違法亂紀、素質不高的人;他們為富不仁,偷稅漏費,抽大煙、包二奶,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五毒俱全,十惡不赦,在社會上的影響極壞,應該好好約束他們一下,懲治他們一番,或者可以扭轉一下社會風氣,更可以緩解一下財政緊張的局麵。
倒是老成持重的宣傳部李部長提出個問題來,這樣明顯的對私營企業的整治,會不會有負麵作用?會不會影響龍城市的經濟發展?影響外來企業投資的熱情?如果真是這樣,那可能是一種殺雞取蛋、竭澤而漁的做法。古代有讓利於民的做法,有“利不十,不變法”的訓導,這也許是繁榮地方經濟的一個良策。同全國比較,我們龍城市的經濟發展速度很慢,原因在哪裏呢?
李部長說到這裏停了停,顯然是留給大家一個思考的餘地。然後,他慷慨激昂地說,要讓龍城的經濟發展,關鍵問題是加大改革力度,簡化政府辦事程序,放鬆企業準入門坎,提高政府部門的服務質量,引導企業規範經營,這才是振興龍城經濟的根本出路。如果我們多幾個億元企業,我們的日子還會是這樣緊巴巴的嗎?
紀檢委呂書記發表不同意見說,雖然龍城市的企業環境不像沿海寬鬆,但同周圍省市比也可以了。關鍵問題是這幾年“放”得太過,“管”得太少,以至於引發了許多犯罪和腐敗,導致許多本來很好的公務員落馬沉沙;究其根源,企業經營的不規範是萬惡之源。要徹底消除腐敗,必須加大政府監管力度,加大對不法經營的打擊力度,這難道有什麼錯嗎?
李部長說,我不反對打擊犯罪,隻是強調要有個側重點。現在的主要問題在管理部門,就是說管理部門的服務質量。據我知道,在龍城市辦企業要過好多關卡,再加上辦事效率的低下和拖拉,一件事一年都辦不下來。有的企業抱怨說:“企業經理是‘三陪’,晚上白天倒著來。陪吃陪玩陪賭博,弄個美人當招待。”大家想想,誰願意做這樣的“三陪”?如果不是你利用手中的權力故意刁難,人家會這樣低三下四地陪你吃、陪你玩嗎?這種情況的存在,不正是製約我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嗎?
呂書記說,我不否認國家工作機關存在的諸如辦事拖拉、扯皮推諉甚至關、卡、要的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就可以放任企業胡來,如果這樣,我們又何談對企業進行管理呢?
他倆這番針尖對麥芒的爭論,讓大家覺著說得都有道理。最後,還是那位資深的吳書記插了話,才結束了這場無休止的爭論。
吳書記說:“目前的企業發展中存在很多問題,有些事己經幹擾了我們正常的經濟秩序、工作秩序甚至社會治安等大事,是非解決不可的。解決這些問題,光靠說服教育不行,采取必要的懲戒手段也是應當的。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他們追求的最大目標就是利益,就是金錢;在這一點上,罰點款,對他們就是最好的教育。不這樣,他們也不會吸取教訓。隻是要注意度與量,也就是要掌握分寸,不能偏離得太多,否則也會產生負麵影響。”
說著話,他又衝財政局劉局長說:“剛才李部長講的也不無道理。作為執行部門,應該有個強有力的理由,這就叫師出有名嘛。不然,人家會告你侵權,告你侵犯企業的利益,應該重視的呦。”
劉局長畢恭畢敬地站起身來,胸有成竹地說:“那咱就改改口氣,把私營企業改為中小型企業,這就避開了一些矛盾。再說了,現在的國有中小型企業都快垮了,連工人工資都發不了,罰款不是句空話嗎?我相信人民是站在我們一邊的,大家一定會對此大加讚賞、雙手歡迎的。另外,為了能盡快收回錢來,我想,還是要讓紀檢部門、司法部門來參與,這樣打擊力度大,不愁這項工作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