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在貴州省道真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一個女嬰呱呱墜地了,她的出生,對於一個封建思想還很嚴重的山村來說,沒有給任何人帶來一絲的驚喜與興奮,更多的是她父母的無奈與惆悵。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於2008年在她58歲的時候,以15億元身價擠入了胡潤的中國女富豪榜,同時也是名副其實的貴州省首富。她的成功,對於貴州人來講,就像鄒市明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三拳兩拳就擊倒對手而奪得拳擊冠軍一樣,既充滿了傳奇,也讓人感到意外。意外的是:貴州人,人人都會炒辣椒,為什麼偏偏就她一個人能夠炒出名堂來。能炒成大老板,大富翁,這是為什麼?難道命運就獨獨鍾愛她一個人?好多人都讀不懂她。
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歌頌和讚美他們的人民在建設他們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時候,寫了一本書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那麼,我在這裏也要很自豪地說:“我們中國的‘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準確地說,中國的鋼鐵人物應該是由集體煉成的。我這裏要講的“老幹媽”是這個集體煉成的人物中的典型代表,是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真實寫照與縮影。她,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年代,這樣的一個充滿“大愛”的環境裏,要想不成都難。
她的廠坐落在貴陽市南明區雲關鄉雲關村。這裏各級領導對她的扶持與關懷才使她一路高歌,成功並走向輝煌。
雲關鄉,雲關村,是一塊樸實的土地,是一方熱土,在這塊土地上誕生了一位“人大代表”,他叫楊發德;還誕生了一位“貴州首富”。不知是人大代表帶領他的團隊造就了“老幹媽”這位頂尖人物呢,還是“老幹媽”造就了“人大代表”這位共和國最高榮譽的“人民公仆”!反正兩者是一路同行,風雨同舟。在雲關村的辦公室裏,掛著“老幹媽”企業送的錦旗,錦旗上寫著“扶危共濟、風雨同舟”。我這裏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詳述南明區政府、雲關鄉政府和雲關村“兩委會”為這個明星企業作出過多大的貢獻,但肯定是有貢獻!而且奉獻得很無私,很徹底!
他們是一個無私的團隊。由於他們三級領導的無私奉獻,又結合了“老幹媽”本人的無私奉獻才擊敗了我國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是他們讓傳統文化在他們的麵前顯得是那樣的蒼白無力與不堪一擊!
第一,雲關鄉政府計生委到“老幹媽”廠去執行計劃生育政策,讓她的那些員工自覺遵守國家的計劃生育的法令法規,給“老幹媽”算了一筆人口多的害處的賬,哪曉得被“老幹媽”套用了。用算賬的方式來教育英才學校來她廠實習的學生,而讓學生們悟出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首千古名篇原來是那麼的不堪一擊,是一首本身藏著弊病的詩句,還被錯誤地流傳了幾千年。
第二,由於雲關村村委會全體人員的無私的奉獻,而讓“老幹媽”的“義薄雲天”與關雲長關老爺的“義薄雲天”相比較,結果發現“關老爺”被人們當聖人頂禮膜拜了幾千年的“義薄雲天”在我們的“老幹媽”的“義薄雲天”麵前是顯得遜色多了。
第三,在南明區區長和夫人的“大義滅親”的同時,讓人們看到了一個“黨迷”的靈魂深處最值得我們國人驕傲的東西:那就是“中國人什麼本事都沒有,克服困難的本事比天大”!
第四,正是因為各級領導的無私奉獻,把屈原本人和他所寫的《離騷》貶斥得蒼白無力,毫無價值,同時把毛主席筆下的“六億神州盡舜堯”的壯麗詩篇最輝煌,最絢麗,最豪邁,最動人地展現在大家麵前,是他們的行動,擊敗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他們是一個傑出的團體,他們是才是真正的舜和堯的傳人!
“老幹媽”廠需要大量的工人,所以不論是男女,隻要能幹活的,肯幹活的人,身體檢查合格的,她都要,都收。還有一點就是,不論你來曆如何,隻要有身份證就行。她不管你是“超生遊擊隊”,還是專門來躲計劃生育的,她不管,也不問。在她的心中,毛主席的那“人多力量大”的思想還是在她的腦海中根深蒂固的。她一生本來孩子又少,又是出了名的喜歡娃兒的“老幹媽”,對你想多生娃兒的事她從來不管。還從心裏多少有點默默的支持。比方說,你生了個娃兒呀,她多少要送點禮呀,坐月婆可多享受假期呀之類的。她的這些舉動,讓員工們心領神會的。所以她這裏就成了個避風港!讓社會上那些有點歪念頭想躲著多生幾個的人就都跑到她這裏來。這可把雲關鄉計生辦的人可難壞了,愁死了。正麵和“老幹媽”交涉了好多次,她都袒護著。她的理由是“人多力量大”!這是毛主席說的。要是人不多,哪來那麼多的人幫我幹活?三幾個人能夠給我幹出一年上交幾千萬上億的稅嗎?一句話,提到孩子的事,她老幹媽就有點護短,也就是東北人說的“護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