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經濟領域的主體性原則(1 / 1)

本書提出了知識運營學為主導、創業經濟學為核心、創業管理學為基礎的新的科學範式;知識運營為主導,經營權為核心、勞動力產權製度為基礎的經濟領域主體性原則;新的科學範式為主導、經濟領域主體性為核心、創業工程為歸宿的新的經濟增長模式。上述三個方麵,共同構成了經濟領域“哥白尼革命”的理由與依據。

經濟領域的“哥白尼革命”帶來的是人類二次創業;而我們通常所說的二次創業,是人類二次創業的前兆,並將逐步演變成人類二次創業的組成部分。

所以,“二次創業”不是可以隨便定義的。隨便定義的、到處可見的“二次創業”的口號,是一個名詞。作為概念,“二次創業”有著深刻的、豐富的、科學的內涵。從邏輯和曆史兩方麵提示其內涵,對其進行科學的定位,使其由名詞轉變為概念,也是本書的一大任務。

可以用“木桶原理”與“水桶原理”來形象地說明作為名詞的“二次創業”與作為概念的“二次創業”的聯係與區別。傳統經濟學在管理學中的應用形成“木桶原理”,“木桶原理”的精髓:取長補短,補缺補漏;知識運營學在管理學中的運用形成“水桶原理”,“水桶原理”的精髓:居高臨下,綱舉目張。“木桶原理”能過取長補短,平衡發展,取得規模效益。“水桶原理”通過綱舉目張,得到超速發展。規模效益緣於不同長短木板之間平衡與不平衡的相互轉化,自下而上,體現是線型發展原理;超速發展緣於知識對各生產要素的滲透、整合、催化,自上而下,體現的是全息發展、球狀發展、非線性發展原理。線性發展造成是人類社會的畸形發展;從大處著眼,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的“木桶原理”,其平衡作用隻是有限的、微觀的、相對的,並最終走向自己的反麵。隻有“水桶原理”,才能重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使人類得以可持續發展。所以,“水桶原理”包含了“木桶原理”,是“木桶原理”的升華。“木桶原理”不是二次創業,隻有“木桶原理”上升為“水桶原理”,才是二次創業。

知識經濟,是知識與經濟的重新洗牌。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落後的國家不但在哲學上可以演奏第一提琴,而且在經濟學、管理學上也可以演奏第一提琴。隻有通過首先在哲學、然後在經濟學、管理學上演奏第一提琴,才有可能在經濟上演奏第一提琴。經濟轉型國家為上述轉化提供了必要性與可能性的基礎。認清必然,梳理偶然,把包含著科學因素、規律萌芽的各種紛繁複雜的時髦名詞整合成科學的概念、範疇與範疇體係,使其成為經濟領域“哥白尼革命”的先導,是本書的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