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攝像機前,12位代表人物毫無保留地侃侃而談起自己逐夢時的奮鬥、堅持夢想的艱辛,雖然是三分多鍾的短片,但是所有人物都在其中傾注了自己的萬分熱情。看來平凡的他們卻光芒萬丈,激勵的言語充滿智慧,令我們頓悟,帶給我們希望和力量,讓我們不再遲疑,不再恐懼,從此改變我們的人生。
商業巨子潘石屹說:“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就像一個鳥的兩個翅膀,隻有一個是飛不起來的。”雙目失明卻步履不停的盲詩人和歌手周雲蓬說:“自由,就是放棄那些所謂安全、保險和熟悉的東西。”放棄事業、幫助艾滋孤兒的“艾滋媽媽”張穎說:“人迷路了,在黑暗中,心裏麵一定得保留一種光亮。”不畏強權、維權護法的曝光勇士王克勤說:“努力了,不一定能改變;但是不努力,將永遠不會改變。”創立自己品牌ZUCZUG的服裝設計師王一揚說:“一個設計師的結果就是被淘汰掉,這是非常正常的。但在你被淘汰之前,一定要痛痛快快地活一把。”除此之外,還有“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的羅永浩;追逐舞夢、舞出自我的黃豆豆;酷愛旅遊並將旅遊作為自己事業的肖鵬;書寫《天書》、再現《鳳凰》的徐冰;四處奔走守護黃河的環保戰士趙中;辭掉工作創立網上菜店的曹非;舊戲新推、發揚昆劇的小生張軍在現場表演了昆曲《牡丹亭》選段。
賈樟柯在首映禮現場表示,在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中,這些人物的故事和話語無時無刻不在感動他和攝製組的所有人,聽過他們的故事,看過他們的堅持,讓他更加堅持自己的電影夢想。夢想從來都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但是從來都有人能達成夢想。去實現的路途困難又艱險,但是並不是漆黑一片,讓這些已經實現夢想的人用他們的故事和言語做前方星星點點的光,足夠讓你鼓起勇氣,用自己的智慧,走出一片天。
2011年北京圖書訂貨會1月8日開幕,在下午舉行的學者張鳴的《辛亥:搖晃的中國》新書發布會上,賈樟柯作為嘉賓現身,原因是他的新片《在清朝》,講的也是民國初年的故事。
“名字雖叫《在清朝》,但其實還是說的民國初年的事。”賈樟柯說,新片的中心事件來自於史實,“我從老家地方誌通訊裏發現的線索:清末民初,科舉製廢除後,整個山西,包括汾陽周邊幾個縣城,都曾經有秀才進行過示威遊行。他們整個一代人讀四書五經,求功名、求仕途,甚至求一個職業,科舉被廢除了,這條路就被阻止了。這件事情很震動我。”
在賈樟柯看來,從大曆史的角度來看,廢除科舉、廢除過去那樣的教育,然後新式教育的產生,是現代化過程裏的必然之路。不過具體到個案,變革在當時,也犧牲了一群人。賈樟柯在《海上傳奇》之後,新作一直備受外界關注。據他介紹說,電影《在清朝》的中心事件,就是這件清末民初發生在縣城裏的事件,整個電影敘事也是圍繞秀才示威遊行的故事展開的。
賈樟柯已經度過不惑之年,在此,我們衷心祝願步入盛年的賈樟柯,精進不已,敢為人先;百尺竿頭,再上層樓,藝術生命之樹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