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在接受一次采訪時被問到,中美差距是多少年?他回答說是100年。很多人是認同這個100年差距的。但中國人總是念念不忘自己有5000年文明,而且一談起曆史,總是嘲笑美國人曆史短暫。的確,若是從國家曆史論,那麼美國落後中國4800年,因為美國建國至今不過200多年。但是,僅僅是“縱論”曆史毫無意義——埃及的曆史比中國還長數千年,但今天的埃及早已與法老時代的埃及沒有任何關係,換言之,法老時代的埃及早已亡國滅種,今天的埃及人與古埃及人幾乎都沒有什麼血緣關係;印度、希臘、羅馬的曆史與中國一樣悠久,但印度、希臘、意大利並沒有因曆史多麼悠久而稱雄於當代。所以說,擁有悠久的曆史,並沒有什麼可值得驕傲的。

相反,悠久的曆史反而可能是一種巨大的不利因素。愛德華·霍爾(Edward Hall)說:“在中國曆史上,各代君王都以儒家思想為官方哲學,這一方麵是由於儒家強調官員應廉潔忠誠,另一方麵是由於它與中國傳統文化是一致的,這基本上是一種小農經濟的文化。”

其實,我更願意把“中國擁有5000年文明”這句話改寫為更為準確的“中國擁有5000年腐朽文明”。《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端愨生通,詐偽生塞,誠信生神,誇誕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但縱觀中國的曆史,完全是“偏生暗、詐偽生塞、誇誕生惑”,實際上,儒家學說的全部意義就在於維護王權、普及虛偽和建立家長製社會秩序。

斯賓格勒曾說:“每一既成的事物都是必死的。民族、語言、種族和文化都是暫時的。從現在開始再過幾個世紀,將不再有一種西方文化,不再有德國人、英國人或法國人,如同羅馬人在查士丁尼時代便不複存在一樣。”

我的意思就是,已經沒有市場的東西就不要死抱著不放了,中國文化中的所謂國粹,並不是你死抱著不放就能重新散發出生機的。加德納·墨菲(Gardner Murphy)說:“但是說多種語言、尊重多種價值觀念和對人生意義抱有不同信念的人類,遲早都必須考慮到一切有關人性的東西。”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最缺乏的就是人性,而一個缺乏人性的文化是不可能被世人所普遍接受的,也是不可能完全發揮人的能力。而且,束縛人性的文化也是一個封閉的文化,是一個向後看的文化,在信息全球流動的今天,誰的文化更具優勢,誰就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盜夢空間》對中國年輕人無疑造成了一種衝擊,這種衝擊決不僅僅是視覺衝擊,而且也不會停留在電影層麵,而是會使人對美國產生一種心靈上的敬仰——美國的思維竟然是如此的開闊和先進,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所無法企及的。由此,人們心中會潛移默化地尋找一種美國圖騰,這時,他會不自覺地留意美國的文化,很快他就會突然頓悟——美國文化並不遙遠,他就在身邊,那圖騰就是Facebook、twitter、麥當勞、美國汽車、美國軍事、美國發動的戰爭以及每天的新聞——哪一天的新聞會少得了美國呢?

美國現在擁有遍及世界各個角落的影響力並不是件壞事,它正在為世界的未來提供思想——世界永遠是向前的,未來的思想和古老的思想,哪一個是世界所需要的呢?

中國人總想超越美國,那隻有先超越美國的思想,一個抱著陳腐思想的人是不可能超越美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