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滿江紅(1 / 2)

登釣魚城

題解

我大學就讀於合川,合川最負盛名的景點就是釣魚城。釣魚城之所以負有盛名,是因為元朝大汗蒙哥(元憲宗)是在這兒戰死的,而蒙哥是位橫掃歐亞的無敵手,是歐洲人聞之哆嗦的“上帝之鞭”,他的死在世界史上都有一定的意義。

對於釣魚城,我的幾位舍友在大一開學初便去遊覽了。當時,他們也約我一起去。我對他們說,釣魚城離學校不過幾裏路,要去隨時都可以去,不急於一時,我寧願先遊遠一點的地方,至於釣魚城,則留到要離開合川了,再去遊賞。當時一說,原以為登釣魚城是四年後大四時的事情了,哪知因種種緣故,我在大二第一學期末便要退學離校了,等於說我是要離開合川了,於是我隻好提前登釣魚城。我是在2007年12月初辦好退學手續,並於當月17日離校去成都的。釣魚城是在離校前五天,即12月12日去登覽的。當日覽畢回來後,我即填作了此詞。

千古雄心,到此際、倍懷激烈。歎危堡、下臨閻殿,上摩天闕。草木深深溝道險,白波滾滾嘉陵闊。夕陽斜,縷縷抹城垣,光如血。飛鳥逝,寒風切,龍旌動,悲笳發。忽一聲炮落,帝王鞭折。戰火猶燃山石恨,英雄終伴江濤滅。念有誰,寂寞鑒滄桑,殘枝月。

自釋

千古雄心,到此際、倍懷激烈——我從小就有雄心壯誌,到了釣魚城這個曾經有無數英雄戰士浴血奮戰的地方,心中的感受也就更加強烈了。“千古雄心”,指我本人自小便有要為國為民幹大事業的誌向,這一份雄心抱負與古代仁人英雄齊國平天下的理想是相一致的。“到此際”,到此之際,也就是登上釣魚城那一刻。

歎危堡、下臨閻殿,上摩天闕——登上釣魚城後,我實在驚歎這個堅固堡壘的地勢之險,它高聳得直入雲端,而城下則仿佛低到了地下麵去了。“危堡”,堅固的堡壘,指釣魚城;“危”是危險、凶險、高峻的意思,“堡”即堡壘、碉堡,衝要地點作防守用的堅固建築物。“閻殿”,古代迷信說陰間有森羅殿,是閻王判案的地方,這裏比喻城外地勢極低。“天闕”,天宮。這兩句寫釣魚城地勢高,非常險峻。一個“歎”,寫出了我初登釣魚城時的一份驚訝、讚歎之情,作為領字,起著特殊的作用。

草木森森溝道險,白波滾滾嘉陵闊——釣魚城外的護城溝道長滿了草木,更添陰森險峻感;整個城池受嘉陵江圍抱,嘉陵江江麵開闊、波濤滾滾,氣勢非凡。“森森”,繁密的樣子。溝深草茂,釣魚城的險勢可見一斑;有大江環抱,則更顯得易守難攻。

夕陽斜,縷縷抹城垣,光如血——時已傍晚,夕陽將落,那一縷縷紅光照在釣魚城城牆上,看上去就像鮮血一樣。夕陽照在城牆上,用了“抹”字,“抹”有塗抹的意思,可以看出紅光有一份移動感。一個“血”字,既讓人體會到夕陽的紅燦,也讓人生發聯想,想到戰士當年如何浴血奮戰,用鮮血染紅了城牆。這三句切合時間,寫我目下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