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財富充滿渴望,為追求財富費盡心機,但隻有少數人能夠獲得很多財富,更多人最終還是兩手空空。所以有人富甲一方,有人卻窮困潦倒。在財富的分配上,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有這麼大差別呢?告訴你,財富獲得可能還有另外的秘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財富密碼,它就藏在每個人身邊,就看你能不能找到這個密碼,獲得屬於自己的財富。
一封遺囑帶來的財富
故事發生在1922年,年輕的賈因·保羅·拉柯斯特拿著一封介紹信走進羅馬佛奇康圖書館,他要求見的人是圖書館館長班尼·梅爾卡神父。賈因自幼喪父,家境貧困,他沒有辦法完成自己的學業,於是前來求神父給他介紹一份工作,以獲得學費。可是,不巧的是,梅爾卡神父外出有事,不在圖書館,賈因隻好在會客室旁邊的圖書室等他。這個圖書室裏麵存放著各種書籍。閑著無事的賈因就瀏覽書架上的書。突然,一本《動物學》引起了賈因的興趣。這是一本皮革封麵的精裝書,於1870年出版,由於年代久遠,封麵上已經有點髒汙了,作者是愛彌兒·費布利耶。
賈因取下書翻了幾頁,覺得內容挺有趣,就坐下來從頭讀起,當他讀到倒數第二頁時,看見書頁上有一行小字:“本書的作者致陌生的讀者:你本人可以直接到羅馬的派拉茲繼承法院去,請求取出l4675號文件,這文件將使你獲得意想不到的幸運。謹啟。”
這行小字引起了賈因的注意:“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騙人的鬼把戲嗎?”賈因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他轉念一想:“即使是上當,也不過是白跑一趟罷了。說不定,還真會有意外的收獲呢。”想到這裏,他便離開圖書館來到了羅馬的派拉茲繼承法院。
法院的文件保管員聽了賈因的來意,就遞給他一個信封,並告訴他,裏麵就是l4675號文件。
賈因打開信封,看見除了文件之外,還有一封信,信上麵寫道:“讀我著作的陌生者:我是《動物學》的作者。這本書耗費了我畢生的精力,但遺憾的是,在它出版之後沒有人肯讀一遍。哪怕是親友也不肯讀它,我很生氣,就把著作全部燒了,唯留下一本贈予佛奇康圖書館。而現在,你能從頭到尾讀完我寫的書,我很高興。你手上拿著的是我的遺囑。為了報答你,我把我的全部財產送給你——一個從頭到尾讀完我著作的人。愛彌兒·費布利耶。”看到這,賈因欣喜若狂。很快,羅馬最高法院做出了判決,年輕的窮學生賈因成了400萬裏拉財產的繼承者。
就這樣,一本奇書,一個巧合,頃刻間讓賈因成了富翁。
在很多人眼裏,獲得財富是需要付出汗水的,但是,上麵故事中的賈因卻不是這樣,他沒有付出任何勞動,就輕鬆地獲得了巨額財富。
有人說,這是巧合;也有人說,這是上天賜予他的福氣。可是,這樣的巧合或福氣又有幾個人能得到呢?或許是因為這種巧合的概率太小了,才使得這樣的巧合充滿了神秘色彩。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斯拉克74歲了,退休前,他的職業是一名音樂教員,生活並不富裕。現在,他卻是英國這個小鎮上的富人。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其貌不揚的老人之所以變得富有,是因為跟死亡之神打了多次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