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常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不得不承認,運氣也是成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盡管我們無法掌控運氣,但有時候它們確實真真切切地存在著,並且常常給我們許多意料之外的驚喜。運氣,往往會把不可能變為可能,下麵的幾個故事中所描述的故事,都少不了運氣的成分。
上帝指揮的戰鬥
諾曼底登陸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關鍵的一次戰役,它直接決定了二戰的結局。有人說,對盟軍來說,這本來是一次軍事冒險,換句話說,他們多少在賭一份運氣。
1944年6月5日夜晚,英吉利海峽狂風呼嘯、波浪滔滔。一支由英國、美國、加拿大海軍組成的強大艦隊,從英格蘭南海岸起航出海了。
這支聯合艦隊將決定納粹德國的命運,預計在48小時內渡過英吉利海峽,登上法國諾曼底海岸。
但是,英吉利海峽寬達100多海裏,海上情況變幻莫測。橫渡海峽後,能否成功登陸還取決於一些自然條件:拂曉後40分鍾,潮水正好漲到一半,這時乘強擊艇的先頭部隊和水陸兩棲坦克登陸最為有利,因為此時戰艦和飛機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摧毀德國的海防工事;另外,在滿潮前幾個小時內必須有月光,以便空運部隊能夠辨明方向和目標。而在1944年6月,僅有三天能夠同時具備這些自然條件,這就是5日到7日。
盟軍最後確定了發起進攻的日期——6月5日,代號為“D日”。
美國著名將軍艾森豪威爾和德國名將隆美爾,分別是諾曼底登陸戰役雙方的最高統帥。
據事後有人研究,兩人在戰前的行動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在登陸戰打響時,雙方的舉動直接影響了這場戰爭……
1944年1月15日,德國元帥埃爾溫·隆美爾受命指揮布防在從荷蘭到布列塔尼半島沿海一線的德國第15和第7集團軍。隆美爾在北非的驕人戰績使得希特勒對他深信不疑。而恰在同一天,艾森豪威爾受命擔任了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
巧合的是,兩人就任後的舉動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兩人都發現原來的最高司令部太嘈雜,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於是將司令部作了搬遷。艾森豪威爾把最高司令部搬遷到了倫敦郊區,其參謀班子搬進帳篷,他本人的指揮部則由兩居室的電報間拚湊而成;同樣,隆美爾的參謀班子也離開了嘈雜混亂的巴黎,沿著塞納河向下遊搬了37英裏,搬到了寧靜的村莊。兩人都找了一條小狗為伴,以便使自己的緊張神經在單調而緊張的戰爭生活中得到一定的緩解。助手們為艾森豪威爾找來一條幼小的蘇格蘭狗,而隆美爾的助手則為他找來一條達克斯獵犬。
兩人的行動都十分迅速且分秒必爭。通常,他們每天早晨6點鍾之前就已驅車上路了,主要任務就是視察部隊的訓練情況和日常工作安排等。由於他們的行動總是匆匆忙忙,所以他們的每餐往往是一塊三明治和一杯咖啡。艾森豪威爾平均每天睡眠隻有4個小時,隆美爾的睡眠時間也大致相同。他們所承擔的工作,往往是其他50歲年紀的人所無法承受的。
然而在諾曼底登陸戰前夕,兩人的舉動出現了明顯的不同,從而也對這場史無前例的登陸戰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艾森豪威爾原將登陸作戰的日期定在6月5日,但由於得知這一天有暴風雨,所以在6月4日黎明召開的一次會議上,他決定把登陸日期至少推遲一天。巧合的是,這時的隆美爾卻決定動身前往黑爾林根,參加妻子6月6日的生日慶祝。動身之時,天正下著蒙蒙細雨,他確信盟軍不會在此時登陸;如果他們真的行動,甚至走不出海灘。經過一天的思考,他終於在傍晚之前趕到了黑爾林根。他陪同妻子在暮色中一起散了步,還讓她試了專門為她買的新鞋。
巧的是,就在這一天的晚上,艾森豪威爾在索斯威克的一個餐廳中得知了新的天氣預報:傾盆大雨將會在黎明前停止,6月5日至6日夜間烏雲雖有妨礙,但轟炸機和戰鬥機可以作戰。這的確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在經過短暫而激烈的思考之後,艾森豪威爾把目光轉向參謀長史密斯:“你認為怎麼樣?”史密斯立即答道:“這是一場大賭博,但是能贏。”這正中艾森豪威爾下懷,他停下了踱步,用平靜而清晰的聲音說:“好,我們走吧!”隨後的30秒鍾之內,餐廳中的各級指揮員紛紛奔向崗位。此時,隆美爾正同他的妻子在一起,他特地為妻子采集了野花。過分的自信使這隻“沙漠之狐”喪失了應有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