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災難本不該發生,但是奇跡般地發生了,讓人匪夷所思。所以有這樣一種迷信的說法:人生的災禍是命中注定的,讓人躲不了,逃不掉。這就是所謂的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下麵的故事都是本不該發生的事,但它就像是有人預設好的,讓人深刻地體會到什麼叫“是禍躲不過。”
子彈在20年後繼續飛
1893年,窮小子亨利·席格蘭特在和梅莉結婚後經營了一個牧場,日子開始富裕起來。可是,這種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席格蘭特喜歡上了另外一個女孩。
席格蘭特開始討厭妻子梅莉,他看妻子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她既長得難看,又沒有什麼情調,一點也不可愛,整個人沒有一處值得他欣賞的地方。慢慢地,席格蘭特對妻子的態度越來越冷淡。
後來,席格蘭特經常無故打罵妻子,有時,他甚至將妻子打得遍體鱗傷。可憐的梅莉隻有獨自哭泣,心愛的丈夫不愛她了,而她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一天,她又遭到了丈夫的毒打,可憐的梅莉傷心地自殺了。
梅莉有一個哥哥,看到梅莉自殺了,不用猜,他就知道是席格蘭特害的,因此他對席格蘭特充滿了仇恨,他發誓要為梅莉報仇。一天,梅莉的哥哥帶著手槍找到了席格蘭特,子彈從席格蘭特的臉上擦了過去,擊中了身後的一棵大樹。慌亂中,梅莉的哥哥以為自己殺死了席格蘭特,接著舉槍自殺了。
結果,沒有死去的席格蘭特高興地與自己心愛的女孩在一起了。
事情過去20年了,這一天,席格蘭特要把那棵大樹砍倒,但因樹太硬,砍起來很費力氣,席格蘭特突發奇想,他決定用炸藥來炸。他把炸藥綁在了樹幹上,在做好了一切準備後,便點燃炸藥,巧合的是,當炸藥爆炸時,20年前從臉頰上擦過的那顆子彈被強大的爆炸力彈了出來,正巧擊中了席格蘭特的頭部,席格蘭特終於一命嗚呼了。
命運讓席格蘭特還是死在了這顆子彈上。
不該發生的悲劇
這是發生在1967年的真實故事。一天早上,17歲的娜沙開著一輛卡羅馬轎車正以每小時45英裏的速度行駛在美國的布魯克林城外的一條高速公路上,她趕著到父親的建築公司去參加暑期勞動。
可是,一場原本不該發生的悲劇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當她開著車子駛過波洛米海灘時,突然,她的頭部像是挨了重重的一擊,人一下子歪倒在駕駛座上不省人事。失去控製的轎車像一匹脫韁的野馬衝向了公路旁的灌木叢中……
不久,一位駕車路過此處的工人看到了失事的車子,他馬上叫來了一輛救護車,把娜沙送進了醫院。醫生采取了一切急救措施,然而已經太遲了,還是沒有將她從死神手裏奪回來。隨後,醫生宣布娜沙死亡,死亡鑒定書上寫著:死者左腦勺上有一無血小彈孔,係遭來複槍子彈襲擊而亡。
布魯克林城的偵探長西德曼和他的同事們開始調查這起案件。可是,他們在出事地點轉了三天,也沒有找到那顆罪惡的來複槍子彈殼!他們有足夠的理由推翻醫生的結論:因為娜沙的汽車時速為45英裏,槍手難以從車外準確擊中娜沙的頭部,除非凶手的車子與娜沙的車子同速並行,但根據救過娜沙的工人回憶說,當時除了他的車子在娜沙的車後行駛以外,公路上並無任何車輛。另外,娜沙車子的所有車窗都關得嚴嚴實實,完好無損。如果醫生的鑒定準確,那麼隻有車前的反照鏡可能是子彈的唯一入口了。也就是說,凶手是從姑娘轎車的左前方向她射擊的,而轎車的左邊是茫茫的大海……凶手在哪裏呢?
西德曼決定從布魯克林城的雅各布斯區域開始搜查,雅各布斯區域位於出事地點前方約一英裏處,但子彈是絕對不可能從那個方位射來的,似乎是一場稀裏糊塗的搜查就這樣開始了。
第二天上午,兩名偵探踱到莫比爾車站,車站辦公室裏有個四十開外的男人正在算賬,他叫西奧多·迪利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