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些珍寶被克隆了(1 / 2)

藝術大師們為我們創造了諸多的藝術作品,有些藝術精品成為當今的奇珍異寶。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些看似唯有一件的珍寶,居然會出現好幾個版本,而這些相同的藝術品居然全是真跡。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事呢?

《蒙娜麗莎》出現了幾個版本

現藏於法國羅浮宮的《蒙娜麗莎》是一幅世界名畫。它雖然傳世已有四五百年,但至今仍然還有許多未能解答的問題。

有人指出,法國羅浮宮裏的《蒙娜麗莎》並不是唯一的。據《大英百科全書》記載: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至少有十幾幅極佳的摹本,其中有許多是他的學生畫的。這些摹本的所有人都極力聲稱自己所擁有的《蒙娜麗莎》才是達·芬奇的原本。1955年,在法國巴黎舉行了“國際美術及曆史偽品展覽會”,其中就展出了十幾幅極好的《蒙娜麗莎》摹本。在世界各地的一些私人收藏家、博物館和銀行保險庫中也有一些精摹本。此外,還有許多不願公開露麵的人堅稱:他們擁有的《蒙娜麗莎》是達·芬奇的真跡。

1954年在一家小古董店購得。據說,赫金本於19世紀末期自木板移到畫布上,它的背景極為粗略,不像達·芬奇的作品。因此,最多隻能說它可能是在達·芬奇的畫室裏繪製的。

“普裏茲本蒙娜麗莎”——藏於英國的艾爾維茨本,許多人認為它比羅浮宮的收藏本更美。這幅肖像的畫中人是一個年紀較輕,亦較高雅的蒙娜麗莎,不過這幅畫的背景也較為粗略。

“威爾農本蒙娜麗莎”——由威爾農於1797年帶到美國,現藏於美國一家銀行保險庫中。畫中人也是一個年紀較輕、較有活力的蒙娜麗莎。畫中的背景精細完美,與達·芬奇的其他作品相似。據說威爾農本經過科學檢驗,要比其他自稱真品的所有作品的含金量都高。特別是威爾農本繪者和達·芬奇一樣,習慣用左手。

關於羅浮宮的《蒙娜麗莎》,也有不少傳說。據說曾經有一個意大利年輕畫家十分崇拜達·芬奇,他對意大利國寶落入法國感到不平,於是設法將《蒙娜麗莎》偷了出來。但是當他麵對到手的名畫時,又感到手足無措,最後隻得向法國警方投案自首。

千年之後的萬裏“相逢”

曹先生是一位法籍華人,他收藏了一幅明代唐寅的絹畫。這幅畫大約2米長、l米寬,畫的是一位貴婦和十名仕女在春光明媚、梨花似雪的花園裏與蝴蝶嬉戲的情景。落款是“吳郡唐寅正德庚辰年九月”,印章是“南京解元”。

為了弄清這幅畫的背景,曹先生經過了好一番查證,結果偶然發現唐寅有一首名為《宴孫氏抱甕園見梨花大開立成一律》的詩,竟然與這幅畫的意境非常相似,這真是太巧了。

曹先生專門從巴黎打電話查證這幅畫的背景,幾經周折之後,才找到了丹陽市曆史研究會會員符誌成。曹先生向符誌成描述了這幅絹畫,他認為這幅畫的創作時間、地點以及畫中的情景,都與符誌成撰寫的《唐伯虎在丹陽嚴莊》中的一段資料非常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