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潔的月光下,利活裏山穀裏處處營盤。一名睡著的法國哨兵突然一激靈醒來,朦朧中看到有個人正拿著他的槍替他站崗。這人有點兒熟,哨兵揉揉眼睛,“上帝啊,”哨兵認出了這張輪廓分明的臉,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驚恐和絕望使他不敢抬頭。“朋友”,拿破侖說,“這是你的槍。你們辛苦了。我正不困,就替你站一會兒,下次可要小心。”
後來,哨兵所在的這支部隊,4天內跑了l00多公裏路,趕著參加3次戰鬥,沒有人抱怨一句。
這是27歲的拿破侖作為法國意大利軍團總司令第一次率兵出征的一幕。他在1年時間裏,帶領4萬3千名士兵,打了65次勝仗,俘敵16萬,迫使奧地利在“坎波福來奧和約”上簽字。從此,全歐洲懷著前所未有的震驚,認識了拿破侖。
1798年5月19日,拿破侖作為遠征軍總司令出征埃及,要實現他兒時的東方夢想。在這場與英國爭霸的殖民戰爭中,他占領了馬耳他島,征服了上、下埃及,進軍敘利亞,消滅了兩支土耳其軍隊,洗劫了巴勒斯坦和加裏列。就在這時,法國政局動蕩不安。在國內,西部和南部發生了封建複辟勢力的叛亂,人民的反抗運動日益高漲;在國外,俄、奧、英等6國又組成了“反法同盟”,從三麵向法國發動進攻。在這種形勢下,督政府的統治顯得蒼白無力,大資產階級渴望著“鐵腕人物和利劍”來保障其政治上的特權和經濟上的利益。
此時,在拿破侖的腦海裏也正醞釀著一個巨大的計劃:“回巴黎去,奪取政權,挽救法蘭西。”
為此,他毅然地丟下了在埃及的2萬法軍,隻率領500名親信隨從,巧妙地繞過英國海軍的嚴密封鎖,經曆了40個晝夜的艱苦航行,突然出現在巴黎街頭。巴黎沸騰了一連三晝夜,市民在酒店痛飲,在街上唱歌,首都衛戍部隊高奏軍樂,走遍市區。所有的階層都在歡迎他。1799年11月9日(霧月18日),拿破侖在大資產階級的支持下發動了“霧月政變”。
他派兵包圍了聖克盧議會,自己闖進正在開會的大廳,在這場針鋒相對的鬥爭中,拿破侖盡管一度驚懼失色,但當他在恢複狀態後,立即調動軍隊,不到4分鍾,議員們奪窗而逃。
1804年,當了5年第一執政的拿破侖,通過各種手段,被參議院加冕為法蘭西皇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
從1799年執政到1815年止,法國經曆了6次反法聯盟戰爭。其中有許多戰役足以顯示拿破侖卓越的軍事才能,奧斯特望茨戰役就是突出的一例。這一戰,摧垮了第3次反法聯盟;也是這一戰,使英國首相皮特心力交瘁,一病不起,幾個星期後就逝世了。臨終前,他要人摘下掛在牆上的歐洲地圖,悲傷地說:
“卷起來吧!今後十年不需要它了。”
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大戰打響了,拿破侖的作戰計劃,被後世認為天才傑作。英軍在威靈頓公爵的指揮下,勉強頂住法軍排山倒海的進攻,直至最後極限。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布呂歇爾將軍率領3萬普軍趕到,而拿破侖格魯軍卻毫無蹤影。聯軍發起全線反攻,拿破侖隻有向法國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