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為送我一份書稿,問起出書的原因和目的,他說,工作將近十二個年頭了,應當對主持人實踐進行回顧和總結,提出一些觀點,表述自己的認識,對教育我的學校、培養我的電台、支持我的聽眾有個表示。人一生工作隻有三個“十二年”,我很珍惜它。王為希望我,借此書出版可以說點兒什麼,也可以作個序。
實踐出真知。全國各媒體的播音員主持人每日每夜甚至沒日沒夜地從事著艱辛的、創造性的勞動。平日裏長途跋涉深入工礦、農林,抗洪救災中深入險境,製作播出了許許多多震撼人心、感人至深的優秀節目。很多人成為著名主持人,不少欄目打造成了名牌欄目,受到相關單位的表彰,得到受眾的讚揚。這中間不乏閃光的思想、創新的思路、成功的經驗。如若對實踐進行回顧、總結、分析,進而條理化,提升到理論高度,走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路,實踐會向更高層次躍進。從這個角度考量《有所為》,有其自身的意義和價值。
播音員主持人一心撲在工作上,大膽創新,勇於實踐,這種思想作風十分可貴。但熱衷於實踐,不能冷落了業務研究和理論探索。而隻有理論上的清醒認知,才可能保證政治上的堅定和行為上的自覺。作為一名清醒的實踐者,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同時,認真總結、科學思考,不斷推進和提升播音主持的理論研究水平。
各媒體應重視主持人的管理,管理出成績、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特別重視主持人的管理,製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條例。首席主持人評定,其中規定應有專著或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對出書給予大力支持和獎勵。這些措施激勵播音員主持人去總結、分析,重視理論研究與學術探索。“有所為”就是書法家、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台長汪良所題寫。
時代呼喚播音主持精品。創作精品是我們的社會責任。創精品就要大膽創新,創新又必須以科學研究為基礎。在當今時代條件下,探索中國特色廣播電視發展道路,研討中國主持人所應肩負的社會責任等,是擺在麵前的新課題。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闊視野,但開始總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幼稚、片麵甚至偏差。對此,我們應在尊重和保障表達權的前提下,熱情幫助,積極深入引導,使研究向健康方向發展。
一本書,一個作者,一種理念,是個人的、個性的。當讀者閱後,又會產生讀者的思想觀點。如若此書能引起從業人員熱議,形成學術上的“百家爭鳴”,那我將喜出望外。因為繼而引來的將是創作上“百花齊放”的大好局麵。
借《有所為》出版,寄語年青一代主持人:你們一定很棒!
鐵城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