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涵哥兒生病(1 / 2)

王檀坐在馬車上,手抱著一個紫色團花大迎枕,整個人顯得有些木木呆呆的。

蔣氏和王楹坐在旁邊,翻檢著她們姐妹二人今天收到的見麵禮。金銀珠翠做成的各種精致物件,將蔣氏膝蓋上的小匣子堆得滿滿當當的。

永寧侯府辦堂會,來的都是京城裏數得上的權貴之家,給的自然也都是拿得出手的好物件。不過細比較起來,還是王檀收的東西成色要好一些。然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雖說是記名的嫡女,嫡母也拚命抬舉,但也不能讓別人真將她當真正的嫡女對待。好在王楹心胸開闊想得開,並不因此而嫉妒妹妹。

蔣氏手拿著一個成色不錯的羊脂纏花玉玦瞧了瞧,然後笑著對王檀道:“我們檀姐兒今日露一回臉,回來就變成了小富婆了。”

王檀並沒有完全聽清蔣氏說了什麼,隻是張著嘴“哦”了一聲,然後仍是一動不動的繼續發呆。

王楹有些奇道:“你今日怎麼了?在永寧侯府,自你與嫘姐兒去了一次恭房回來,我就發現了你的神色有些不對勁。你們出去的時候是不是遇到什麼事了?”

蔣氏聽著不由擔心,伸手摸了摸她的額頭,道:“你是不是病了,可是身體哪裏不舒服?”不怪她有些大驚小怪,王檀小時候太經常生病了,她都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一聽到她哪裏不好就以為她又生病。

王檀輕輕的揮開蔣氏的手,道:“我沒事。”她隻是太震驚於彪悍的嫘姐兒了,到現在還有些接受無能。

蔣氏仍有些不放心的叮囑道:“你若不舒服,要記得說啊。”

王檀等人回到王家時,已經是半下午的時候。王楨和涵哥兒還沒從東昌伯府回來。蔣氏讓王檀和王楹各自回房休息,自己則回了正屋。等進了內室換了一身衣裳出來,蔣氏又讓秋堂去將楊麽麽叫了過來。

過了沒多久,就有一個穿了官綠色潞綢褙子的麽麽撩開簾子從屋外走了進來,對著蔣氏喊了一句:“夫人。”來的正是楊麽麽。

楊麽麽有五十多歲,長了圓盤臉,皮膚很白,臉上幾乎是時時都掛著微笑,看起來很是和藹。楊麽麽原是小楊氏丫鬟,是從小伺候小楊氏的忠仆。當年蔣氏嫁人,做的是繼室,下邊還有一對關係早成一團亂麻的繼子女,小楊氏怕女兒應付不過來,是恨不得將所有能幹的下人都陪嫁了過去。楊麽麽是小楊氏當時最信任的心腹,便也被陪嫁到了王家來。楊麽麽頗為能幹精明,蔣氏對其頗有仰仗。

蔣氏見她進來,從手上的素箋中抬起頭來,道:“麽麽,您快進來。明天雲陽侯夫人要來,你與我一起看看明天的席麵該準備什麼。”說著又讓秋葵給她搬了一張小杌子過來。

楊麽麽也不推讓,對她行了一禮就在小杌子上坐了下來。

蔣氏放下手中的素箋,又開口抱怨道:“我本是不耐煩給不相幹的人操心,隻是她到底是我們一房的人,我不出來招待,倒顯得三房不和。外人看著隻道老爺不會治家,沒得壞了老爺的名聲。”

雲陽侯府是四小姐的未婚夫家,楊麽麽自然知道這個“不相幹”的人是誰。楊麽麽對蔣氏道:“夫人正該這樣想。我們內裏如何是內裏是事,但卻不能將家裏的不和拿給外人看,沒得讓外人來看笑話。且古人都言,修身治國平天下,若外人看到你和四小姐四少爺不睦,隻怕還會影響了老爺的仕途。”蔣氏性子執拗受不得委屈,卻最看重丈夫和四個兒女,楊麽麽跟著蔣氏的時間不短,自然知道往哪裏使勁才能讓蔣氏觸動,然後聽勸。

蔣氏道:“知道你大道理多,麽麽就別嘮叨我了,我不是正準備明日好好給她做麵子麼。”

楊麽麽怕蔣氏聽多了不耐煩,便也不再多說,笑道:“是我叨煩夫人了,老人家話多些,夫人不要見怪。”

蔣氏道:“不說這些有的沒的了,麽麽還是與我一起商量,明日該怎麼準備席麵吧。”說著將桌子上的素箋攤開,與楊麽麽道:“明日的席麵就安排在正屋的西廳,裝菜的碟子就用那套牡丹紋的甜白瓷,主菜做胭脂鵝脯、素燴三鮮、糟銀魚、水晶肘子………另做幾個時令的青蔬,您覺得如何?”

楊麽麽道:“夫人安排得很好。另夫人不是還從金陵帶了些醉鵝回來麼,這倒也可以做一道主菜。”

“明日叫上大嫂和二嫂來作陪,另唐家大少爺怕也會來,就讓漣哥兒泓哥兒等幾兄弟去陪著。就不知道明日涵哥兒身體能不能行,若能行讓他來陪著卻是最合適的………”

兩人絮絮叨叨的商量了近半個時辰,才將明日招待雲陽侯夫人和唐少爺的事情商量完畢。接待方案做得極其想盡,大到在哪裏擺席,小到什麼地方放什麼瓶子,說得細無巨細。

蔣氏說話說得口燥,便端起旁邊的茶碗喝了一口茶。又有丫鬟從外麵進來稟道:“四少爺和四小姐從東昌伯府回來了,現正在外麵等著進來給夫人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