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安堂裏,蔣氏坐在榻上,拿著一把仕女遊湖圖的宮扇一下一下的搖著,表情有些鬱鬱的。
坐在榻的另一邊的小楊氏看了她一眼,問道:“還在生氣?”
蔣氏低著頭,有些委屈的道:“我們楹姐兒有什麼不好,長得漂亮人又聰明。”
小楊氏歎了口氣,然後才道:“兒女親事,本就是你情我願的事,你看楹姐兒千好萬好,不等於別人看她也如草中看花,這世上又哪有能得全部人喜歡的人。”
蔣氏仍有些不服氣,接著又有些怨道:“那不喜歡我們楹姐兒直說就是,難道我還會求著她不成,還非得繞著彎當著外人的麵來拒絕。還有娘也是,嫂子就算了,你可是我親娘,楹姐兒的親外祖母,也跟著嫂子這樣來下我和楹姐兒的臉,你沒看到楹姐兒剛剛的臉色有多不好。你疼不疼楹姐兒的?”
小楊氏道:“這次是我和你嫂子做的不對。”她開始並不知道今日應四夫人和倪姐兒會來,但兒媳婦直接就將她們母女帶來見她,大家都是都是親戚,她總不能不見。這次是兒媳婦做的不地道了,但她卻不能將事情全都推到薑氏身上去,免得女兒恨上兒媳造成她們姑嫂隔閡。
她和侯爺的年紀在那裏,還不知道有幾個年頭可活,等他們一走,說到底女兒還是得靠兄嫂給她撐腰。姑嫂有了隔閡,最後吃虧的還不是女兒。
小楊氏已經道了歉,蔣氏便也沒了話,但心中仍還是有些怨氣的。整個人氣悶的坐在榻上,手指一下一下的摳著扇柄。
蔣氏又道:“楹姐兒雖不能嫁給霈哥兒,但你放心,我以後自會給她找個好人家。”轉頭看女兒時,見她仍還是無動於衷的摳著扇柄,又解釋道:“不讓楹姐兒嫁進家裏來,不是因為我不疼楹姐兒。隻是你嫂子不同意,以後進了門若婆媳不和,害的還是楹姐兒。”
蔣氏道:“娘放心吧,嫂子不樂意就不樂意,難道我還會拿著熱臉去貼她的冷屁股,我們楹姐兒又不是嫁不出去。”
小楊氏點了點頭,又道:“也別為此怨上你嫂子,你自己選兒媳婦還要挑挑揀揀呢,難道還不許她挑兒媳婦了。”
“知道了,娘。”雖然不能怨,但要像以前那樣與她親近卻是不可能了。
小楊氏又勸了她一會,最後道:“好了,天快暗了,你先回去吧,免得回去晚了又讓你婆婆說你。楹姐兒和檀姐兒留在我這裏住幾天,等她們回去時我自會送她們回去。”
蔣氏便從榻上站起來道:“那娘,我先回去了。”
小楊氏點了點頭。
####
屋外的燈籠在輕風中一晃一晃的,裏頭的燭火忽明忽暗的跳躍著。
薑氏坐在自己屋裏的一張榻上,榻中間的黑漆小幾上點了一支拇指粗的蠟燭,她就在燈下持著針線,手上極快的在錦緞上穿針走線。
過了一會,她的丫鬟從屋子外麵走了進來,對她行了禮後,道:“夫人,老爺去了呂姨娘的屋裏。”
薑氏輕輕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但並不說話,手上的動作不停。
丫鬟以為她這是傷心狠了,畢竟二老爺不是貪色之人,這些年對姨娘更是越發沒了心思,幾乎大部分的時候都是歇在了正院。這一下子二老爺又去了姨娘的院子,夫人定是會傷心的。丫鬟心裏自以為猜中薑氏的心思,便勸道:“夫人,姨娘不過是給老爺解悶的玩意兒,老爺還是看重你的。”
薑氏拿了剪子剪斷手上的線,放下針線筐,然後才與丫鬟道:“我知道了,你去吩咐廚房,讓她們做一桌酒菜往呂姨娘的院子送過去。”
丫鬟以為聽錯了薑氏的話,哪有送好酒好菜給姨娘好讓她討好老爺的,便猶豫道:“夫人……”
薑氏卻再次命道:“去吧。”
丫鬟這才有些不甘願的退下去了。
丫鬟走後,薑氏將手扶在小幾上,深深的歎了口氣。心裏卻想,他哪裏又是重新看上了姨娘,他這是為她今天做的事情不滿,故意給她警告呢。
這些年來,他們夫妻相處融洽,在外給她正室的尊重,在內也沒榮寵小妾來傷她的心,她不想失了丈夫的心,但讓她妥協讓楹姐兒嫁給霈哥兒,她卻也是不願意的。
女人這輩子,靠的不僅僅是丈夫,還有兒女。她做不到為了攏住丈夫就對兒女的婚事妥協。
算了,不管怎麼樣,她的家世擺在那裏,且依著他的教養也做不出寵妾滅妻的事情來。他就算為了警告她讓小妾生出兒女來又如何,她的兒子都這麼大了,難道還怕了幾個庶出的兒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