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 / 2)

吃過了午飯,閔氏招呼王榕王槿等人在花廳裏說話,蔣氏和王楹則拉了王檀去蔣氏的屋裏。

王檀剛往臨窗的床炕上坐下,卻看見炕上的小幾上放著一張大紅的帖子。王檀將帖子拿起來,有些奇道:“咦,這是哪家又辦喜事?”

蔣氏撇撇嘴,有些不屑的答道:“徐大人納妾。”說著讓人將她手中的帖子和炕上的小幾都收了下去,她和王楹也脫了鞋子,一起坐到了床炕上來。

王檀有些沒反應過來,問道:“徐大人,哪個徐大人?”

蔣氏道:“禮部員外郎徐洧徐大人。”

王檀這才了然的“哦”了一聲。

說起來徐洧算是王清的門生,當年徐洧中了探花之後,娶了禮部侍郎付大人的千金。這幾年王清和徐洧雖有相交,但王清對他大抵隻是保持了不疏不近的距離。而比起王清這個恩師來,徐洧也明顯更加親近付大人這個事事替他打算的嶽丈。

徐洧在靖暉二十三年高中探花之後,進翰林院做了三年的翰林學士,後在其嶽父的幫襯下,如今已經進了禮部,做了從五品的禮部員外郎。當年與她同期進入翰林院的進士中,他是最早顯露出來的人之一。

徐洧娶了付氏之後,夫妻二人琴瑟和鳴,屋中無一妾室,堪稱模範夫妻。況且付氏如今已替徐洧生下一子一女,也無香火之憂,倒不知徐洧為何會突然想要納妾。

王楹也是不曾聽說徐洧要納妾的,如今聽到,不由笑著道:“我還以為徐大人是長情專情之人,沒想到也會納妾。”

蔣氏不屑的道:“從前他要依傍著付大人,自然有耐心對付氏專情。如今他已經從翰林院裏熬出來了,可不就用不著付大人了。我聽你爹說,付大人年紀漸長,管理禮部是越來越力不從心了,其權威反而不如禮部左侍郎都大人。隻怕用不了幾年,付大人就要致仕了。”

王檀和王楹不由歎然,這明晃晃就是過河拆橋的節奏啊。

王檀問道:“他納的是哪家的小姐,竟還大陣仗的宴請擺酒。”

蔣氏道:“她大嫂家的姨表妹。”

王檀是知道徐洧家中有一老母和一對兄嫂的,他的母親和兄嫂原本在陝西老家,他入了翰林娶了付氏之後,便將母親和兄嫂都接來了京城。

蔣氏又道:“說到這個,那徐洧也是忒不要臉。”

說著蔣氏便將他的不要臉之處娓娓道來。

徐洧嫂子家的那位姨表妹跟著寡母上京投奔表姐,付氏聽徐洧講過,其能考取功名,要多虧了其兄嫂賺錢苦心供其讀書。付氏看在這情分上,對其兄嫂多有感激,平日在家中,自己院裏有一份的東西,必不會少了其兄嫂院裏的那一份。後麵其嫂子的姨母和表妹來投奔她,付氏亦是將其當成自家親戚一般好生招待,不僅讓人打掃了院子供她們居住,又專門拔了丫鬟伺候她們。

哪知那位姨表妹在府裏住了半年,突然看上了徐洧。然後在半個月前付氏幼子的周歲宴上,突然當著賓客的麵跪在付氏的麵前說她喜歡洧表哥,隻要能留在洧表哥身邊,願為奴為婢。她知道表嫂一向賢惠大度,求表嫂成全。

付氏聽聞後,當時臉就青了。一眾賓客也是愣住了,接著便看向付氏,想看其如何應對。而付氏則有些慌了手腳,她自然是不願意丈夫納妾的,但她若說個“不”字,隻怕她不賢的名聲就要傳出去了。付氏愛惜羽毛,一向重視自己的名聲。

正好此時徐洧從外麵走了進來,付氏便不由求助般的望向徐洧。成親幾年,徐洧從來不曾向付氏保證過永不納妾,但徐洧卻一直表現出不願納妾的模樣,就連剛成婚時,她說要從自己的丫鬟中提拔幾個給他做通房他都拒絕了。在這之前,付氏一直都以為丈夫的心是在自己這裏的。

但徐洧看著已經從付氏麵前轉頭到他的麵前,抱著他的腿向他表白說心儀他的姨表妹,則是淡淡的開口道:“內宅事宜,一向都是由我夫人做主。若她接受你,我自會尊重她的決定,徐家不會少你一口飯吃。”

這話真的說得太有水平了,聽起來仿佛很尊重發妻,一切都交給發妻做主,比起納妾不顧妻子意願強自納妾的男人不知好了多少倍。就連座中的賓客,都有些感動於他對發妻的尊重了。

隻是,一個清清白白的黃家閨女,當著一眾外人的麵說愛慕你的丈夫,為了留在你丈夫願意為奴為婢。在這種情形之下,作為賢惠的妻子,自然該感動於該女子對丈夫的深情,然後賢良的將女子抬進來做姐妹,若不然就是不賢了。付氏這幾年未替徐洧納一妾,外頭本就對她有些閑言碎語了。徐洧一向知道付氏重名聲,卻還能說出這些話來,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