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____”開始(2 / 2)

隨著****的深入,彭(彭真,BJ市市長、傳說中的中央接班人)、羅(羅瑞卿,總參謀長)、陸(陸定一,文化部長)、揚(******,中央辦公廳主任)倒台,中央、******各部、委、辦癱瘓,主要領導被當做“牛鬼蛇神”橫掃,當時最盛行的是“百醜圖”,就是黨和國家部門領導人被揪鬥的真實記錄。中央成立了“無產階級**********領導小組”,指導**********。全國各地紛紛效仿,揪鬥“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成立“無產階級**********領導小組”,奪了“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的權。我們學校也成立了****領導小組,由出身革命軍人的孫貴、郝新擔任正、副主任。

接著,校支部書記蔣琨、校長馬力被揪鬥。對他們主要是揭發批判執行修正主義教育路線的問題。蔣琨平時官僚架子比較大,師生比較反感,說他有多少罪惡,無論是誰還真說不大出來。馬力是同級校長中最年輕的,屬於年輕有為的青年幹部,平時在師生中有較高的威信,很受師生擁戴。

沒過幾天,師生對這幾個人的批鬥就厭倦了。這時,“十六條”下來了,工作組就組織學生反複學習關於****的文件特別是“十六條”和報刊文章。

廣播裏傳出了首都成立紅衛兵的消息,我們學校也籌備成立“紅衛兵”。首批紅衛兵的加入,相當慎重,必須是各班學習、政治等方麵表現最突出的人,比選三好學生還嚴格。第一批,全校發展了四十七名。紅衛兵成立這天,全校師生排隊來到黨校門前的廣場上,學校鼓樂隊奏著莊重的樂曲。我們學校鼓樂隊在渾江市都赫赫有名,每年市裏舉辦中小學田徑運動會,校鼓樂隊都在渾江街頭遊行壯勢。每個鼓樂隊成員都穿著特製的服裝,戴著大沿帽。楊淑平拿著一米多長;下端一個圓球,裏邊裝著沙子,一搖沙沙響;上端係著紅綢子;鍍鉻、通體亮閃閃的指揮棒,走在隊伍前麵,指揮棒一舉,同時做著各種手勢,示意哪首曲子,指揮棒一落,樂曲就奏響,相當威武。我們學校這支鼓樂隊,陣容相當龐大,樂件齊全,數量眾多,而且隊伍末端有兩個巨大的司薩風,盤在吹奏員的身上,相當獨特而威風,所以為渾江各中小學所折服和羨慕。

鎮黨委書記劉生親自講話並為紅衛兵佩戴紅袖標。張順擔當紅衛兵大隊長,我當了班級的紅衛兵中隊長。

紅衛兵成立誓師大會之後的第一個行動,是走向臨江京劇團,破“四舊”。那時候,社會上正在大肆進行“破四舊、立四新”,所謂“破四舊”,就是“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相對應的就是“立四新”,樹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京劇唱的都是封建主義的東西,當然被認為是舊思想、舊文化了,理所應當地應當掃除。

也許是走漏了風聲,也許是有人通風報信,反正京劇團那邊做了準備。當我們拉著隊伍到了京劇團,管服裝道具的孫師傅很理解地領著我們到後台的倉庫裏,任由我們抄撿。結果是隻有幾件戲服、鳳冠、虎皮、簡單的道具被我們抄了出來,堆在院子裏,付之一炬。一個一年級的紅衛兵,出於好奇,撿了幾個鳳冠上的珠子,當即被大隊委議決,開除了紅衛兵。

接著的幾天裏,紅衛兵大隊或整體行動,或分散各自為戰,凡被舉報的巫婆神漢家,基本都被抄檢了。翻出了一些神像和迷信用品。但清真寺、天主教堂還是受到了保護。

那時候“破四舊”也有些草木皆兵。社會上風傳有一幅畫,畫的蘆葦葉子中,暗藏了“******”三個字,這幅畫刊載在《新青年》雜誌上。同學們就找來那本雜誌,反複研究,也沒看出那三個字來。從而卻演化出紅衛兵對一切可能隱藏反動意識的圖案、花紋、字跡研究的興趣來。比如,有的商店餅幹攤前,營業員書寫簡單潦草,把“餅幹”寫成“並幹”。紅衛兵就會去說:“這東西你們不能賣了。‘並幹’倒過來看,不是‘****’嗎?這是對共產黨的汙蔑。”如此種種,不一而足。諸如塑料鞋底的花紋、臉盆內的圖案,甚至鋁鑄的鍋簾子形成的紋路,都被認為是有問題的,一概不能出售或使用。很多紅衛兵戰士,堵在大街上,認真檢查過往行人的腳上,隻要是穿著塑料鞋,就要抬起腳,看看是什麼花紋,凡是被認為是有問題的花紋,當場就得脫下來,有的人被迫手裏拎著鞋,光著腳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