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山海經(1 / 2)

巨樹生長的環境裏,沒有別的任何植物。

謝玲神色黯然的說出答案。

“在古代異誌《山海經。海外東經》曾有記載:湯穀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

王強聽不懂,忙問什麼意思。

“《山海經》是我們古代文化中一本奇異的文獻,所記載的事與物,窮天下之大,都尋找不到其中的萬分之一。”謝玲語氣緩慢的解釋著。

“這是什麼書,難道寫的都是假的?”王強不解。

謝玲抿嘴一笑:“事實上說,《山海經》是一本神話奇書,歸根到底也是假的。”

林二摸著腦袋上的板寸頭有些迷糊:“《山海經》我也知道一些,舊時代裏,幾乎人人都知曉這本書的存在,但是也僅僅止於名字,不知道這本書有什麼神異之處。”

謝玲收起笑容,神色有些嚴肅的說道:“《山海經》作為上古文學,本就是無稽之談。但是數千年來,這本書的奇異故事影響已經深刻到國人骨裏,成為了華夏民族的文化底蘊。

有了文化底蘊就有了傳承,有了傳承就有了羈絆,有了羈絆就有了偏執,而科學家的偏執就是打開神話的鑰匙。

人類是狂妄無知的,有些東西明明不曾存在,不過是古代先哲的奇思妙想,但是當今的優秀科學家就會偏執到窮其一生來實現古人的異想。”

王強依然聽得雲裏霧裏,不得其所。

倒是林二有些明白謝玲的話:“你的意思是,受到《山海經》的影響,你們把不存在的東西變成現實中存在的?”

謝玲點點頭,算是承認:“預期是如此,但是結果往往有不可預料的偏差。”

謝玲緩緩站起身,指著腳下:“如你們所見,這種樹木在曆史中不曾存在,我們參與002工程的時候將這種速生的巨木命名為扶桑,但是亦如你們所知,扶桑巨木隻是《山海經》中臆想出的一種不存在的神話古木,如今我們按照自己的想象,製造了出來。”

王強聽著這種話,想起先前爬過的樹,心頭有許多驚訝,還隱隱有一絲恐懼。

王強所想,這玩意兒高達一百幾十米都有,粗的直徑超過五十米,居然是科學家發明的東西,這科學家是不是太可怕了些。

對於未知,人類往往屈服於敬畏,王強匱乏的知識和有限的生活經驗,一直在警告著他,對於自然,需要保持足夠的敬畏,隻有這樣,才能活得更久。

林二也站起身,踱步走到房子外,看著星辰密布的天空,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那麼你們科研所的研究項目,你們最終成功完成了!真是可惜,國家已經不存在,人類文明也幾乎不存在,你們的科研結果失去了利用的價值。”

謝玲也走出房屋,來到林二身邊,說道:“確實如此,這些樹木五年之內可以達到五十米以上的高度,直徑超過十米,材質更是達到硬木標準以上,假如在舊時代,這就是造福人類的一項偉大科技成果,隻是,如今沒有了用武之地。”

林二看向那一顆高出其他大樹許多的特別的一棵巨樹,直徑超過五十米的大樹高聳出樹原幾十米,樹冠更是延伸出數百米,猶如一朵烏雲,遮蓋了遠處的星光和月彩。

“那一棵樹似乎有些特別。”林二手指著巨木。

王強心頭嘀咕,怎麼看都很特別嘛。

“是的,那是這片樹之中的特別的一棵,我們命名為帝女。這也是從一個神話故事裏得來的名字。”

林二一擺手,示意謝玲不再談論這個。

其實林二一直聽到神話故事什麼的,一個頭兩個大。林二不停用粗糙的大手搓撓著腦袋,這個動作讓他想起二十多年前自己參加學業考試的時候答不上題來的惱火勁,於是林二不想再糾纏於這些虛無縹緲暈乎暈乎的事情。

“我們不說神話故事了,說說這個你們餓肚子的事情吧。”林二大手一揮,換了話題。

謝玲有些尷尬,作為一個植物學家,有人與她談論起自己的畢生成果,她是無比自豪的,隻是談論者表現出了厭煩,這對於一個科研工作者是無情的打擊。

似乎習慣了打擊,謝玲很快從那種尷尬的情緒中脫離出來,語言有序的說道:“這些樹木的根係對土壤有影響,具有排他性,容不下別的植物活在他們的範圍內,所以我們也在樹林的覆蓋區找不到食物。”

林二歎道,原來如此。

王強也歎道,這不就一句話說清楚的事情嗎,折騰個啥。

這時候,王強看到遠處江雲的身影,心想,這個小妮子月黑風高的獨自在外麵逛啥呢,不怕歹人使壞麼。

江雲曼妙的身姿慢慢出現在謝玲的視線裏,對於女兒的秀美,母親有一種天生的擔憂,這邊一群來路不明的大漢,可惱自家男人又不在家,謝玲顯得格外憂慮。

“媽媽,我回來了,食物已經分發下去啦。”江雲小鹿般蹦躂到母親麵前,喜悅洋溢在臉上,小蘋果樣的臉龐在月光下有著格外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