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節目在繼續進行。
“陸先生,我想您的大多數讀者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內心裏都有同樣一個問題要問。為什麼您會選擇‘終止’?是因為這個世界已全在您的著作中了麼?我知道那有9344部之多。”
“因為恐懼。”
“我不理解。”主持人似乎忘記了對麵的鏡頭,側過身子望著我。
“我擔心——而且看來實際上也正是如此——我們已經失卻了判斷力。早在六十多年前。”
揮手製止了張口欲言的主持人,我繼續自言自語道,“你們總不肯想信那些作品不是我寫的,然而這卻是個事實。我僅僅隻是一個受到了某種眷顧的謄寫者。”
“卡夫卡。”主持人說,“您行進的身後已經沒有了他的腳印。”
我抬頭望著她。
她解釋道,“您甚至不承認那作品是出自您之手。”
“確實不是我寫的。”
“這是您所推崇的一種創作觀麼?”
“這是事實——我的意思是……”
“那麼它們的作者是誰?”已經猜到我要說什麼的主持人以一種不可置疑的口氣反詰說。
沉默象往常一樣又如約而至。
是呀,它們的作者是誰?!這正是我終其一生都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那9344部著作雖然並非個個都是黃鍾大呂,但每一部卻都擁有或曾擁有過為數眾多的追隨者。
然而,它們的作者是誰?
如果你每天早上醒來,在自己那徹夜未關的電腦裏,都會發現多出一部分稿件,每天如此,六十餘年不曾終斷過,以致整理出版後結果竟累積至9344部作品之多,你會作何感想?
這顯然已經無法歸結之於“惡作劇”了。
所有能找到的殺毒軟件都一一試過,可即然平時連個網都不聯接那麼結論當然是毫無任何“異常”。
我也證實了自己根本就沒有所謂的那種是“夢遊症者”的可能。
那麼這一切的問題出在哪兒?
但這顯然不是我的出版商們所關心的:
“這些作品有人事先發表過麼?沒有!有人事後對我們聲明權利所屬麼?也沒有!所以,那肯定就是你的作品,至於它們是在你清醒時寫就的,還是在夢裏無意中弄出來的,那無關緊要!”
是啊,至關緊要的僅僅就是它們無一例外的受到了眾多讀者的追捧和廣大媒體的馬不能停蹄的盛讚。
以至於那些對此關注不足的媒體被讀者和某些同行們批評為缺乏基本的判斷力。
這太可怕了。
我發覺在我眼前似乎產生了一個無法消除的漩渦,整個世界都在裏麵無助地打著轉。
我卻無法預警,因為但凡從我口中脫出的每一個字都會被重新“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