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清代全史》,第10卷,劉克祥主編,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87頁;109《舊製度與大革命》,(法)托克維爾,馮裳譯,商務印書館,1992年,第210頁。
110參見《辛亥殘夢——帝國崩潰的前夜》,金滿樓,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6月。
111同上。
112參見《中國:一個世界強國的複興》,(德)康拉特·賽茨,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8年2月。
113同上。
114《在廣州中國國民黨懇親大會的演說》,孫文,載《孫中山著作選(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
115《建國方略自序(民國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孫文,載《建國方略》,武漢出版社,2011年7月。
116參見《李宗仁回憶錄》,第854頁,廣西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80年。
117參見《1949曆史選擇了共產黨》,朱漢國、陳雁,山西出版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118《黨史概要》,第三冊,張其昀,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1年,第1226-1227頁。
119參見《1949曆史選擇了共產黨》,朱漢國、陳雁,山西出版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
120參見《艾奇遜致杜魯門總統的信》,1949年7月30日,《中美關係資料彙編》第一輯,世界知識出版社,1957年,第29-41頁。
121《國民黨的衰落》,《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卷)》第十三章,(美)費正清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122同上。
123《蔣介石與蔣經國(1937-1949)》,(美)易勞逸著,中國青年出版社,1989年4月,第48、49頁。
124同上,第11頁。
125和訊網。
126《美國政壇的傳奇人物:巴拉克·奧巴馬》,(美)希瑟·瓦格納,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
127《奧巴馬詮釋“美國夢”》,《深圳商報》,2008年11月6日。
128《寓創新於創業——美國矽穀長青的啟示》,新華網,2012年6月7日。
12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1965年,第534頁。
130《論美國的民主》,(法)托克維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8月。
131《美國人的氣質:美國何以如此繁榮》,伍廷芳,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年8月。
132《誰統治:一個美國城市的民主與權力》,(美)羅伯特·達爾,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133《沒有蘇聯的二十年:俄羅斯的經濟社會與民生》,徐向梅,《俄羅斯研究信息》2011年第7期,中央編譯局俄羅斯研究中心主辦。
134《俄羅斯必然重新成為世界一流強國》,左鳳榮,鳳凰網,2011年12月。
135《普京會見外國學者談經濟和政治問題》,盛世良,《俄羅斯研究信息》2012年第8期,中央編譯局俄羅斯研究中心主辦。
136《2015年的日本:邁入新的“崛起”時代》,(日)野村研究所,中信出版社,2012年12月。
137《日本“黃金十年”得與失》,《支點》雜誌,2012年6月。
138《失去的二十年: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的真正原因》,(日)池田信夫,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年6月。
139《日本為什麼會陷入失去的十年》,蔡成平,價值中國網,2011年6月23日。
140《大國心結》,趙伯樂,《環球》雜誌,第7期,2010年4月。
141《與世界同步——印度的困頓與崛起》,(印)南丹·尼勒卡尼,中信出版社,2011年1月。
142《印度夢的喜與悲》,陳彥煒,《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6月13日。
143《貧民窟與百萬富翁》,唐璐,《環球》雜誌,2010年4月第7期。
144《中國震撼》,張維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