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修煉《四季玄功》(1 / 2)

吃過烤肉之後,瘦臉男子則去洞口處守夜。而宋明德則和氿龍在一處幹草上相對盤膝而坐。隨手布置了一個隔音結界,宋明德開始給氿龍講《四季玄功》功法的修煉。

首先,宋明德先給氿龍講了一下所有功法和武技都分為天地玄黃四個等階,每個等階又分為下品、中品、上品和極品四個等級,功法和武技的等階越高,威力越大,自然修煉難度也越高!而每一個武者隻有達到凡境九品養脈的階段,才可以開始修煉功法。當進入體內的天地靈氣把經脈溫養到一定程度之後,經脈的韌性可以承受靈力瞬間的調集爆發,則可以開始修煉武技。同時武技想要爆發出最大的威力,則得有相應的靈力做支撐!而今天教給氿龍的則是宋家的《四季玄功》,等到經脈的韌性夠了,在教給氿龍與《四季玄功》相配套的武技《四季劍法》!

但是,所有以上所說的一切,都基於一個基礎,那就是得從自己的氣海丹田處引出一絲絲的靈力。而這一絲絲的靈力則是通過自身感應而引出的。這就叫所謂的氣感!隻有從丹田處引出一絲絲的靈力才能與身體周圍的靈氣產生共鳴,從而到達吸收天地靈氣的效果!又因為每個人的資質不同導致感應氣感所用時間的長短也是各異,天資高的人或許幾分鍾就能感應到,而天資一般的或許得幾天才能感應到。

早在宋家的時候,宋明德已經交給了氿龍身體修煉的一些常識。所以氿龍也聽得懂自己舅舅說的話。

然後又給氿龍講解了一遍《四季玄功》所行走的經脈和注意事項。等氿龍感應到氣感的存在運行一圈之後,在告訴宋明德,給他服下蛇目草根的粉末。宋明德可是謹記著好友王胖說過的話:虵苜草根中的金黃色斑點對經脈的堅韌性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沒有半點兒的狂暴能量。等到氿龍完全記住了之後,便開始感應氣感的存在。

氿龍靜靜的盤坐在幹草上,雙目微閉,雙手平放於雙膝之上,手心朝天,細細的感應所謂的氣感。

氿龍此時的注意都集中在了感應氣感之上,漸漸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氿龍的呼吸自然而然的變得緩慢了。一呼一吸,一呼一吸,與山洞外的寧靜相得益彰。

十分鍾過去了,氿龍感覺到自己丹田的地方有著一團稀疏的能量散亂在丹田四周,像是舅舅所說的靈力。按照舅舅說的,用意念把這散亂的靈力牽引一絲出來按照《四季玄功》的功法運行路線行走就可以了。可是,氿龍不論怎麼用意念調動這團散亂的靈力,也牽引不出絲毫。

怎麼辦?一邊用意念引動著丹田中的這團靈力,一邊想著辦法。其實氿龍也不太明白,自己剛才用的是不是舅舅說的意念,就是對著那團靈力,想著引出一絲就可以了,可是那團靈力紋絲不動。

對了,氿龍想起了自己的靈識,試試用靈識調動看看,能不能牽引出一絲靈力來。運用起靈識包裹住丹田中那一團散亂的靈力,然後慢慢的聚攏。成了,隻要把他們聚攏起來,然後牽引出丹田到經脈中就可以了。慢慢的,散亂的靈力在氿龍靈識的包裹下彙聚到一塊兒。然後氿龍把彙聚到一塊兒的靈力慢慢的移動到丹田連接經脈的地方,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這團彙聚起來的靈力給弄散了。

其實,也是宋明德的經驗問題導致了疏忽!其實意念就是靈識在靈魂產生蛻變之前的一個形態,而氿龍此時的靈魂早已發生了蛻變,產生了靈識,所以直接用靈識去牽引丹田中的那團散亂的靈氣估計一下子就可以牽引出來了。而氿龍則不知道其實意念就是靈識的前身,所以剛才在感應到丹田中的靈力的時候,隻是用“想”就想把他們牽引出來。

氿龍用靈識把那團靈力牽引到經脈中,按照記住的《四季玄功》功法的運行路線在經脈中慢慢的行走著。記得舅舅剛才特意囑咐過,靈力第一次在經脈中運行,一定要慢慢的。因為是第一次在經脈中運行,得讓經脈一點兒一點兒的適應靈力,並且讓靈力得到滋潤而增加其韌性。

靈力在慢慢的經脈中運行著,氿龍通過靈識感知到,自己的經脈有的地方是滑滑的,有的地方則坑坑巴巴的,而有些地方則處於兩者之間。當靈力經過這些坑坑巴巴的地方的時候,靈力就會減少一分;而經過滑滑的地方之後,靈力又會增加一分;經過處於兩者之間的地方則不會減少也不會增加!可能這就是舅舅說的養脈吧。隨著靈力繼續前進,走過的滑滑的地方遠遠多於坑坑巴巴的地方,靈力漸漸的粗壯起來。當然隻是和最初從丹田牽引出來的時候相比較,其實依然很弱小。按照《四季玄功》功法運行經脈一圈之後,靈力整整的增加了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