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轉校生(1 / 3)

明天就要開學了。林老師坐在辦公室裏做著準備,她即將帶領她的班級踏入高三,這是她第一次擔任高三年級的班主任。作為一個僅僅畢業三年的老師,能擔任高三的班主任是學校對她的一個非常大的肯定,她滿懷信心,一定要讓自己的班級取得優異的成績。

“林老師。”

她抬頭一看,原來是校長,沒想到他也來的這麼早。

校長找了個椅子坐下,對林老師說:“你在給學生整理學習資料嗎?”

“是啊,我在看一些往年的考題,別的科目我沒辦法,我的語文還是要盡量讓學生們考出高分的。”

校長笑著說:“現在的老師當中,有你這種教學熱情的人已經很少了。我幹教育工作幹了幾十年,什麼老師什麼學生我都見過,也有像你這樣對學生和教學充滿熱情的,但他們一開始投入過多,當發現收獲和付出不成比例時,一顆熱心也就冷卻下來了,漸漸地,也就成了拿工資混日子的人。希望你能把這份激情保持的久一點。”

“是。我會的。”

“還有,你為學生整理資料是好事,但不要讓他們形成依賴,還是讓他們多多自主學習的好。‘當一個孩子腦子裏有了依賴的思想以後,勤奮努力的精神就會喪失。’這句話不僅是對學生的家長說的,也是對我們老師說的。”

“是的,我明白。”

校長走在窗前,望著校門口“立德,育才”的校訓,麵色漸趨凝重,他說道:“我多麼希望我的學校可以培養出時代的英才,讓他們為社會、為人類謀求福利。但一個人的成功靠的是一生的積累,而不是畢業的學校。校方應該做的,是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對未來的理想的憧憬。”校長歎了一口氣,“隻可惜,在現在的這個環境下,我們做不到這些。”

林老師隻是剛畢業沒多久的教師,並不明白校長的感歎是什麼意思。

“校長,我不明白您是什麼意思。”

校長搖了搖頭,“林老師,你一定要記住:你不能真的教學生什麼,你隻能幫助他們去發現。”

林老師還是不懂,心中尋思:我們老師的工作不就是教導學生麼?教他們知識,教他們做人。為什麼說我不能真的教學生什麼呢?如果不能教,那還算什麼教師?就算學生的水平很高,處在這個年齡段,也必然是不如老師的,怎麼可能不能教呢?

校長知道林老師不懂,不過也沒關係,他笑著說:“等你明白我在說什麼的時候,你就是一個成功的教師了。”說完便往門口走去,一邊走一邊說:“不要以為自己是老師,就永遠比學生正確。值得尊敬和肯定的,不是教師這個職業本身,而是這個從事這個職業的人究竟做了些什麼。”

正要出門的時候,校長忽然仿佛想起了什麼,對林老師說:“對了,這學期有個學生要到你們班。”

“您有他的資料嗎?”作為一個好老師,要做的不僅是教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全方麵的對其加以正確的引導。這個道理林老師是明白的,所以她需要了解她的學生。

“我沒有他的資料,你自己收集吧。”校長猶豫了一下,“總之,他比較特別。”

“特別好啊。”林老師微笑著回答。

林老師繼續整理著資料,心裏卻不由的犯嘀咕。自己班裏特別的學生很多,這應該是學校有意為之,他們為了不讓這些學生擾亂別人的心思,就將他們集中在一個班級裏。倒不是說他們學習成績差,而是他們太具活力,這本來是優點,但在高中,特別是高三,卻成了不折不扣的缺點。這樣的一個特別的班級,除了剛畢業沒多久的老師,別人是不願意帶的。林老師因為對學生的熱情,欣然接受了這個班級。說實話,班裏確實有很多難纏的學生,雖然有時很讓她頭疼,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她卻對這個新來的學生抱有十二分的好奇。

到底是什麼樣的學生,要校長特意過來跟我說?還有他走時那意味深長的笑容……

不管那麼許多了,再難纏的學生,我也要把他教好!

6點林歆瑤0分。校園裏已擠滿了人,有些人激情洋溢,大踏步邁入了學校,昂首挺胸地走著,但更多的人則是愁眉苦臉,唉聲歎氣,每一步都走得沉重無比。看樣子告別那美好的假期,進入地獄般的高三,心理落差不是一般的大。

楊瓊年級蔡欣欣6班。

林老師滿意地看著自己的學生們,沒人請假,沒人遲到,都來齊了,隻有新同學還沒到。不過沒關係,開學第一天,不知道早自習的具體時間也是正常的。

“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就是高三的學生了。”林老師不理會底下一片的唉聲歎氣,繼續說,“大家也都知道,高三是很辛苦的,但是這份辛苦是值得的。你們麵臨的是高考,如果考上了大學,你們的未來就會多一份保障。有人覺得,現在的大學教育已經越來越普及,就算考上了也沒有二十年前那種天之驕子的感覺了。但我要告訴你們,正是因為大學教育越來越普及,如果你們沒有上過大學,將來找工作的時候,就不如人。當然了,大學文憑不能代表你們的能力,卻是一塊敲門磚。後續的發展要靠你們自己,但文憑卻影響了你們的起步。我相信,大家都想讓自己的起點高一點。更何況你們到了大學,不僅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也可以遇到更好的同學、更好的老師,跟他們交流、學習,你們的實力會有很大的提高。大學也是一個鍛煉人的地方,會很多社團、組織、社會實踐等活動。同時,你們還認識很多朋友,這些朋友在你們日後的人生中,會起著很大的作用。總而言之,如果你們能考上大學,你們的未來會更加精彩。而且你們應該也聽說了,大學的學習任務是比較少的,你們就算對前途不在乎,也該對玩樂在乎吧?如果你們考不上大學,直接去參加工作,那可是很辛苦的。但你們如果考上了大學,每天的娛樂時間可是非常之多的呀。不管你們是躊躇滿誌,想要一個美好精彩的未來,還是得過且過,隻想玩樂,你們都應該上大學。為了大學的美好生活,現在苦點、累點,也是應該的。因為你們現在不吃苦,那將來要受的苦,可是要多的多的。而且,你們現在已經是高三了,就算不努力學習,日子也不會好過多少,還不如多努力點,換取四年的幸福生活。我覺得這個買賣,是很賺的。”

在林老師的忽悠神功之下,同學們都默默點頭,下定決定,一定要考上大學!

介紹完光輝的前景,就該開始技術難度問題了:“同學們沒有必要操心,憑你們的水平,語文隨便就可以考1蔡欣欣0以上,數學個個都可以是1楊瓊葉耽,文綜算少點,每人蔡欣欣60,英語每年1楊瓊0以上的都有很多,這樣一算,每人都可以有6林歆瑤0,這就夠了嘛!想這麼多幹什麼。”

所有同學都徹底無語……

林老師算著算著,也覺得自己吹大發了,開始圓:“當然了,我說的是理想情況。但同學們隻要努力,都是可以達到這個成績的嘛!對不對?”

沒人搭理她,林老師顯得極其尷尬。

林老師輕輕咳嗽一聲,“現在,我把課程表發下去。從今天起,每晚三節晚自習,星期五除外。星期天休息,啊,是每兩周一次。”

林老師故作輕鬆的語氣,好像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似的,學生們可不傻,哀怨聲此起彼伏,剛剛下定的決心,也去了十之八九了。

該說的也說得差不多了,看看表,早自習就快結束了,新同學怎麼還沒來?

“同學們,這學期有個新同學要來,你們要好好對他,給他一個家的感覺,不要欺負、排擠人家!”

一陣歡呼,畢竟在這樣一個氛圍裏,每一點新鮮事物都足以引發學生們的期待。他們激烈地討論著新來同學的樣子。男生都希望是賢淑美女,女生都希望是陽光帥哥,雖然大家都知道這個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但期待的心情和美麗的幻想還是十分美好的。畢竟在這樣一個環境裏,能讓同學們滿懷期待的事已太少太少。

第一節課是英語課,英語老師在講台上講,大體全是一些學習任務之類的枯燥的話,聽著聽著,夏瑤的目光就由講台轉移到了門口。

來的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夏瑤對新同學的興趣比別人要濃的多,因為他將成為她的同桌。

按照學校通常的做法,都是把學習成績差的、老師不喜歡的學生放在最後一兩排,屬於放棄的,林老師並不使用這個陋習,按照每周一換排的方法,讓前後位置交替,使每個人都有平等學習的機會。唯有夏瑤一直坐在最後一排,並不是因為她犯了什麼錯誤,而是因為在分座位時她是多出來的那個單數,也就是說,她沒有同桌,再加上換排比較麻煩,她的視力又很好,所以自願坐在最後一排。現在有同桌了,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但願他是好相處的人吧。

英語課倏然而過,新同學還是沒來,夏瑤伸了個懶腰,四處看了看。蔡欣欣還是在那裏聚精會神的看著小說,楊瓊依然是刻苦攻讀,林歆瑤的身邊還是有幾個小女生……

高三的生活,跟高二區別也不大。大家還是老樣子,沒什麼變化。一切都是那麼的循規蹈矩,死氣沉沉。十八歲的激情和活力,已經被淹沒在浩如煙海的課本與試卷之中,偶爾蹦出的火花,也會被迅速澆滅,美其名曰“為了未來”,但如果未來是以犧牲現在為前提的,真不知道那樣的未來是否還有價值。

林老師還是很敬業的,提前五分鍾就來了,在班裏掃了一眼,沒看到新同學,詢問的目光拋向了夏瑤,她搖了搖頭。

“難道他不知道今天開學?”林老師嘀咕了一聲。

課上了十分鍾,三聲清脆的敲門聲回答了她的疑問。

“請問……”一個男生站在教室門口,當他看見所有人的眼睛齊刷刷地看向他時,明顯有些緊張,愣了一愣,“這裏是蔡欣欣6班麼?”

林老師也在細細打量這個新來的男同學:短發,高個子,駕著一副大眼鏡,身材略顯清瘦,長得不算帥,卻也有幾分英氣。

他見沒人理他,用手撓了撓頭,“難道又走錯了?”

又?

林老師決定開開他的玩笑,誰讓他遲到這麼久?

“你走錯了。”

“哦。”

新同學答應了一聲,回頭就走,一眨眼就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之外。教室在短暫的沉寂之後,傳出了響亮的歡笑聲。

林老師顯得無比尷尬,急忙把他追了回來。

新同學一臉的迷茫,也不知道究竟走錯了沒有。

林老師輕輕咳嗽一聲,故作嚴肅道:“現在幾點了?”

新同學輕輕道:“9點。”

林老師拍了一下桌子,“9點10分!”

新同學“哦”了一聲,看了看手表,然後又用大家都能聽的到的聲音嘀咕道:“知道還問我。”

又是一陣大笑。

林老師壓了壓火氣,和顏悅色地說:“我是說,你知不知道你遲到了?”

“知道啊。”

這下子林老師算是徹底生氣了,她氣得不是內容,而是語氣。光明正大,問心無愧,底氣十足,又隱隱暗含著另外一句話:“遲到了又怎麼樣?”

林老師指著夏瑤旁邊的座位說:“你的座位在那裏。下課後到我辦公室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