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七點,有意義(1 / 2)

中午午休過後,七點像往常一樣起了床,抹了把臉,和正在電腦跟前看股票的老爹打聲招呼,就騎著他那輛破舊的自行車上班去了。

今年天氣似乎特別熱,還沒到伏季,這小縣城中午氣溫都能達到三十七八度,今天也不例外。七點家到單位的路程有兩公裏左右,騎自行車慢悠悠的需要十幾分鍾。到局裏停好自行車,七點額頭見汗,感覺穿著白色短袖襯衣的後背有一塊已經貼在了背上。開了辦公室門,抬頭一看表,還有五分鍾到三點。於是,他把辦公室的小空調打開,把溫度調到最低的十六度,站在底下扇涼風,隨口吐出一個字“爽”。

汗下去之後,七點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順手把電腦打開,開始辦公。

七點姓劉,出生時入秋沒多久,那天天擦黑的時候,他老爹站在醫院的產房外,剛聽見街上大音廣播“BJ時間,現在十九點整”,隨後產房門開了,走出一穿白大褂戴著口罩留著劉海的女護士,說:“你是裏麵產婦的家屬吧?”,他老爹趕忙說是是是,白大褂說:“恭喜,是個男孩,母子平安!”,他老爹一聽,激動的都有點抖,立即說謝謝、謝謝。

七點他爹激動是有原因的,七點他媽從嫁到七點他爹家後就沒過幾天好日子,不是今兒犯胃疼了,就是明兒感冒了,反正就是一身的毛病,經常吃藥,以致於懷上孩子兩三個月後沒注意因吃藥而流產,到七點這是第三個。還好這個生下來了,男孩啊,而且母子平安。這能不叫他高興嗎,隻差沒蹦起來,恨不得親這個女護士一口,雖然不知道那女的長的咋樣。

到了孩子該起名字的時候,他爹說:“我早就想好了,叫七點吧,有意義!”

他老爹是國有企業的工人,八十年代那時候國家工人就像現在的公務員一樣,鐵飯碗。“人逢喜事精神爽”,孩子生下來之後,父母二人都非常歡喜,七點他媽也變了樣,大病小病也沒了,臉色越來越好。七點家著實過了幾年的幸福生活。

要不是那一年他媽突然得了絕症,他們家的幸福生活還可能持續好久。他媽這一病就是兩年,也沒熬過去。這段時間,七點他爹為了給他媽看病,花光了所有積蓄,又欠了不少債務,真正做到了家徒四壁。喪事辦完,晚上七點他爹哄著兒子睡覺,想起往事,黯然淚下。末了,長歎一聲,說:“你媽是個好人,但是跟著我沒享到福,也就生下你後那幾年過順當點,其它時間都是和病痛纏較,真是命比紙薄啊,哎!我不信神,但信命。也不知道你長大會是什麼樣子啊!……”

那時,七點五歲。五歲的小屁孩能懂什麼?七點也不懂,“我不信神,但信命”倒成了他記事後記著的第一句話。

八十年代末,隨著國有製企業改革,國家工人的鐵飯碗被端掉了,大批工人下崗。七點他爹倒也有著先見之明,順著浪潮,弄了個提前退休,工資雖不多倒也不愁爺兒倆吃穿,所欠外帳慢慢的也還完了。